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八十六章 勇者无惧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勇者无惧

    鄂州的治城江夏,坐落在汉江与长江交汇的东岸,后世有个响当当的名称,叫做武汉。

    江夏如今是岳家军主力部队驻守的地方,岳飞父子离开临安之后,便回到了这里,开始紧张的备战。

    襄州以东,光州以西的四百多里防线,便是由岳家军主要负责,一旦丢失,伪齐和金国的军队便能斩断东路宋军与西路宋军之间的联系,而且还会阻断长江和汉江的航运,给大宋的经济民生造成极大损失。

    如今,洞庭湖一带的杨幺乱军已经搞得长江中游位置无法通航,若是北面的襄阳被来犯的李成部攻陷,那么汉江航道也会丢失。

    对于如何对付李成,岳飞是很有信心和把握的,李成这几年对上他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赢过,每次都是大败而逃。

    只是,最近荆湖两路宣抚处置使张浚派人来江夏给岳飞送信,希望岳飞暂时不要率军北上增援襄阳,而是挥师向西,配合张浚先对盘踞在洞庭湖一带的杨幺乱军进行清剿镇压。

    这让岳飞有些为难。

    在几路大军之中,岳家军的兵力目前是最少的。

    目前,各路部队之中,人数最多的是三镇节度使张俊所指挥的张家军,主力外加各种杂牌辅兵,总兵力超过七万人。

    人数第二多的是吴玠指挥的西路宋军,把王彦、郭浩、关师古、王麟等将领统属的兵力全都加起来,吴玠麾下的兵力超过六万人。

    刘光世从淮南东路移防到了池州,他指挥的刘家军有一半是招降的贼匪和乱军,但总人数也超过了五万人。卡Kа酷Ku尐裞網

    韩世忠率领的韩家军虽然人数较少,但精锐的人数不比张俊的少,总兵力在四万五千人左右。

    岳飞在这两年接连收编了北方义军、伪齐溃军等杂牌部队,其中包括李山部、傅选部、牛皋部、董先部和李道部,但总兵力依然没有超过四万,只有三万多人。

    岳飞的部队不仅总人数少,更麻烦的是因为部队来源复杂,凑在一起还没有经过很好的磨合与适应,所以真正的战力并没有那么可观。

    岳家军真正壮大起来,是在岳飞平定了杨幺的乱军,从投降的湖湘乱军中大量吸收可战之士,接着又在襄阳大败李成,将李成的部下收编过来之后。

    张浚为了表示重视,特意委派了他的属官左朝散郎、权枢密院计议官冯檝前来充当说客,算得上很给岳飞面子了。

    冯檝是四川遂州人,政和八年的进士。当初在临安为秘书省正字,苗傅、刘正彦作乱时,他曾起草文章叱责苗傅,跟张浚绝对是一条战壕里面的兄弟。

    张浚把冯檝派过来,是在暗示岳飞,最好不要违抗他的调令。

    岳飞热情的接待了冯檝,但没有马上同意出兵,而是将王贵、张宪、徐庆、姚政等心腹手下召集到一起,商议军情。

    众将听完岳飞对于形势的分析,一个个面露凝重之色,没有谁轻易的开口说话。

    如果听从张浚的调遣,前往岳州清剿乱军,万一襄阳失守,责任算谁的?

    如果不听张浚的调遣,自行率领主力部队前往襄州的东面随州进行布防,对驻守襄阳的李横部进行声援,关键时候自然可以及时移师补防襄阳,全盘接管李横战败后的残局,但会跟张浚交恶,以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卡Kа酷Ku尐裞網

    以张浚现在的权力地位,很明显的,一旦摆平了荆湖两路的杨幺乱军,返朝之后就会入政事堂,说不定一步登上首辅的位置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张浚这条线上还有一个不可小觑的秦颂。

    得罪了张浚,等于同时得罪了秦颂,后果或许比暂时丢掉襄阳还要严重。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兵力分成两路,其中一路配合张浚的行动,一路前往随州的枣阳一带布置防御,这样就可以兼顾。

    但是,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分兵看似高明,却往往容易出现两边同时失误的可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绝对不能以赌徒的心态来指挥战事,因为这是对国家和百姓最大的不负责任。

    一场战争,赌赢了还好说,赌输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轻则丧师失地,重则国破家亡!

    王贵是岳飞的汤阴老乡,从岳飞最初起兵抗金的时候,便跟随在他的身边,所以在岳飞的部将之中排名第一。但若是论行军打仗的能力,则是排在第二位的张宪更加厉害。

    张宪也是起于末微,很早便追随岳飞,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头脑聪明,是岳飞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心腹部将。杨再兴如此牛逼的一员猛将,当初在曹成的手下时,曾经干掉了岳飞的弟弟岳翻和排位第五的将官韩顺夫,结果却被张宪活捉。

    岳飞带着儿子前往临安时,便是将军中大权交给了张宪,让张宪负责留守看家。

    张宪见几个人都不吭声,便开口说道:“我认为冯参议说的有一定道理,杨幺乱军所处的位置很关键,若论危险程度,比李成率领的乱军还要严重。张大人当初在关陕坐镇,守住了秦岭防线,后来又打赢了和尚原之战,跟朝中那些文官相比,是最知兵的一个。”

    “我觉得,张大人肯定也会关注襄阳的防守,因为一旦李成攻破了襄阳,荆湖北路面临的威胁最大。既然张大人专门派了特使前来催促我们出兵,还是要尽快行动,以免耽误了战机。”

    张宪没有提及如果襄阳失守该怎么办,但大家都听懂了他的意思,到时候个高的顶着,岳飞听从了张浚的命令,肯定不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徐庆也是岳飞的汤阴老乡,他有些不太认可张宪的说法,出语反对说道:“官家前不久才授予大帅‘精忠’的旗帜,自然是希望大帅成为抵抗外敌的中流砥柱。在明知道李横守不住襄阳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提前做一些部署,到时候等李成占据了襄阳,再出兵攻打,岂不是要白白牺牲许多兄弟的性命?”

    两种不同意见,都有充分的理由,而且出发点都没有错,一时间让人觉得有些难以取舍。

    岳飞皱眉沉思,忽然开口问张宪:“给你拨五千精锐步兵,再将即日便会运抵江夏的突火枪拨给你五百支,可有把握将李成的十万大军阻挡在襄阳以北半年时间?”

    张宪没有马上接受这份沉重的任命,而是如实说道:“属下从未见识突火枪使用时的威力,因此不敢轻言可以完成任务。”

    岳飞向张宪解释说:“突火枪是秦翰林在金州大破完颜毂英和乌林答泰欲所率骑兵的新式火器。据情报显示,张大人在当阳对付前来围城的杨幺乱军时,也曾动用突火枪,效果甚佳。”

    “当日我离开临安时,曾得秦翰林亲口承诺,他正秘密负责督造突火枪,一旦达到数量,首先派人送于我们军中,供我军使用。届时,随押运突火枪运输队伍同来的还有教习,专门负责指导我军士兵操作突火枪。”

    “好,属下愿立下军令状,一定将李成的大军阻挡在襄阳以北,在大帅没有挥师北上之前,不让伪齐贼军南下!”

    张宪起身,抱拳向岳飞郑重的请令。

    岳飞颔首,面色平静的说:“此去随州,便让岳云充当你的开路先锋!”

    “大帅,不可啊!”包括张宪在内,几位属下同声反对。

    岳飞依然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劝我。既然是我岳鹏举的儿子,就要出现在战事最危险紧张的地方,否则如何让袍泽兄弟们信服?”

    众将知道岳飞的脾气,不敢再出声劝阻。

    岳飞平时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表情也不甚严厉,但一旦说出‘我意已决’这四个字,就容不得反对,否则必然爆发,极为吓人。

    随后,岳飞向冯檝正式答复,他将亲自率领两万主力立即开赴岳州,协助张浚清剿杨幺乱军。

    剩余的老弱部队,由王贵负责,留守鄂州,作为预备和后援。

    冯檝见岳飞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很高兴,特意提示岳飞说道:“大帅麾下是否有个幕僚名叫薛弼,是进士出身?”

    岳飞觉得有些诧异,不明白冯檝忽然提及薛弼的名字是什么意思。“确实有这么一位文士,不知冯计议提到他,有何指教?”

    “呵呵,指教不敢当。我临来之前,张大人特意叮嘱过,若是大帅同意出兵,一定要带上薛弼,此人到时候可能对于剿灭杨幺有所帮助。”

    “冯计议,请恕我多问一句,不知薛弼跟张大人有何交情,竟然能得张大人如此垂青?”

    “大帅千万不要多心。我听张大人说话的意思,他跟薛弼没有什么交情,之所以特别提及此人,是因为张大人收到了秦翰林的密信,信中向张大人举荐了薛弼。张大人不欲挖大帅的墙角,又不想让秦翰林的举荐落空,因此让我在见到大帅后,特意的提一句。”

    原来是秦颂举荐的,岳飞心里顿时将薛弼的名字暗暗默念几遍。

    年前年后这段时间,朝堂上出现了好几项重要的人事任命,像李纲复起,张守前往淮南东路,李光前往淮南西路,都让岳飞觉得朝廷用对了人。

    他虽然远离朝堂中枢,但也推测的到,这些人的复起或者重用,定然与秦颂在赵构面前的建言有着某种微妙关系。

    如今,秦颂特意在给张浚的书信中提到薛弼,想来肯定是有原因的。</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