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杨家认女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杨家认女

    “颂哥儿,你在金州城的那把火,放的好!老婆子当时在汉中听说时,都忍不住想来到你面前向你致谢!”

    “当年金贼攻打太原,带队的就是这个鸟家奴。卡Kа酷Ku尐裞網★首★发★追★书★帮★路过金州的时候,我还特意跟沈中丞商量,去看了看收敛这个狗贼的棺材。”

    “你烧死了鸟家奴和他麾下的十万精兵,等于是替我那老头子和我儿子报了仇,加上你又在武侯祠救下我,杨氏祖孙三代都受你的恩惠!”

    坐在正位上的杨老夫人,说话中气十足,提到被秦颂干掉的完颜宗翰时,表情愤怒,但并无悲伤之色。

    兴许,在她的看来,夫君和儿子为国战死沙场乃职责所在,能否报仇雪恨才是最重要的。

    杨沂中陪坐在祖母旁边,也不插言,脸上露出略显憨傻的笑容。

    倘若被外人见到杨沂中的这一面,肯定会觉得惊诧。

    因为,杨沂中平素见到人的表情向来阴冷,基本上看不到他嘴角网上扬起的时候,包括在赵构的面前。

    对于杨沂中而言,年迈的祖母,一不能带给他权势地位,二不能带给他金银财宝,但却是他心里的根和港湾,找到了祖母,他在临安新安的家才算是真正的完整了。

    这种血脉相依的情感,正是汉人与北方游牧民族最大的区别,也是中华文明传承不断的真正原因。

    秦颂作为破过家的人,自然能够深切体会杨沂中此刻的心情,他也笑呵呵的听着杨老夫人说话,权当是在听一位老奶奶絮叨。

    不多时,小炎和二毛捧来了养生汤,请杨老夫人和杨沂中饮用。

    “存中啊,你得赶紧派人来颂哥儿学会熬制养生汤的方法,这几年我在秦家每天都喝,比吃人参燕窝还要管用!”

    老夫人是个拿得起的豪爽性格,一点不客气,伸手就从二毛捧到面前的托盘内端起了汤碗,美滋滋的喝了起来。

    杨沂中赶紧点头,也端起面前的汤碗,喝了两口之后,这才对秦颂抱怨说道:“早知道你家有如此好的养生汤,说什么都要来你这多蹭几回!我等会就派后厨管事的仆人来你家取经!”

    秦颂家里这个养生汤,虽然没什么名气,用的食材也比较普通,但确实有养生理气的功效。做汤的方子,可是薛真人亲自口授于秦颂的,别人根本不懂其中的价值。

    杨刘氏在秦家虽然是寄居,但秦家岂会少了她的衣食用度,所以老太太也是喝得嘴顺。

    秦颂知道旅途上喝不到这样的养生汤,所以特意在家里熬了一锅,为了这锅汤,他都没有去城外接人。

    杨沂中喝的过,吃完一碗后,咂咂嘴,问旁边的小炎:“锅里还有吗?”

    小炎拿眼神看秦颂,秦颂顿时笑呵呵的说:“赶紧去给杨将军盛呀!”

    “你家这两个书童很不错,这汤也好。辅仁,我觉得你可以向官家进献此汤。”

    秦颂摇头笑道:“我可是清流文官,身为翰林,怎么能做这种讨好君王的事情?还是等新宅建成后,请官家来家中赴宴的时候,再顺便说一下吧。”

    杨老夫人喊完汤,对秦颂说道:“还有一件正事,今天趁着热乎劲,一并说出来。”

    秦颂和杨沂中同时看向座位上的老太太

    “玉娘这孩子不仅模样长得好,关键是善良,懂得照顾人,不管是在汉中的时候,还是这一路上,我这老婆子没少让她劳累。我想收玉娘作为杨家的孙女,让玉娘认存中做义兄,不知颂哥儿是否同意?”

    秦颂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如此好事,我必须同意啊!”

    杨沂中对与祖母的决定也不反对,只要她老人家高兴,这样不伤大雅的想法,当然是要支持的。

    老太太肯定清楚玉娘是秦颂房里的侍妾,如果收为孙女,等于是要做玉娘的娘家人,但未尝不是拉近杨家与秦家的关系。

    这种锦上添花的好事,惠而不费,促成了是皆大欢喜。

    秦颂让二毛去将还在卧房里面收拾整理的玉娘喊出来,然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

    “玉娘,你的赎身契,当初离开成都的时候,我就让人交给你了。你从来都是自由的,今天杨老夫人肯收你做孙女,杨将军愿意认你做义妹,这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玉娘喜极而泣,跪在杨老夫人面前谢恩,被老太太急忙拉了起来。“哎呀,不兴这个,等我回去安顿好了,就让存中发请帖,在家里正式办个仪式!”

    “玉娘多谢奶奶!谢谢大兄!”

    “哈哈,好啊,活到现在,我还是孙子、孙女双全,比起那些家破人亡的可怜同乡,也算是苍天垂怜!”

    在秦颂这里呆了一个多时辰,杨沂中与秦颂约好吃酒的时间,然后护着祖母离开秦家,终于打道回府。

    今天发生在秦家的事情,用不了多久,肯定会传遍全城。

    秦家与杨家过硬的交情,也会大白于众。

    对此,杨沂中和秦颂早有考虑,相信就算赵构听说此事,也不会多想。

    毕竟,赵构还指望秦颂帮他将母亲从北国营救回来呢!

    秦颂这样的“吉祥物”,如今头上可是有“天机星”光环效果加成的,只要自己不做死,皇帝基本上不会怀疑他的忠诚。

    秦颂能救下杨沂中的祖母,对于赵构而言,不就等于是一种吉兆啊。

    皇帝可以不猜忌,但满朝文武就要好好思量一下杨家祖母认秦颂的侍妾为孙女的意义了……

    折腾了半天,将秦家派过来的人全都安顿下来之后,秦颂这才有空坐回书房,然后询问玉娘家中的事情。

    这个家中,自然是指位于南郑城内的秦家。

    “玉娘,我大兄和嫂子的身体怎么样?”

    “秦家主生活起居一直很规律,每天早晚坚持练习你教的健体拳,身体很健朗。主母的心情不错,就是爱操心,还时不时催促家主纳妾,每次都被家主找理由推脱。”

    “我姐姐呢?”

    “秦姐姐比原先开朗许多,天气好的时候喜欢到江边踏青和烧烤,每次都会带上我和三公子。对了,她还叮嘱我到了临安后常常给她写信,把这边好玩的地方都玩一遍,然后等她来临安时陪她游览。”

    “小至开始发蒙了吗?”

    “三公子拜在刘知府的门下,已经发了蒙,平时的课业由虞公子和何公子轮流负责教导,已经认了不少字,还会背上百首的诗词。”

    听说虞允文和何衡原两个抢着教导自己的弟弟,秦颂顿时笑了,这两个家伙,还真是有意思啊。

    聊完了家中的事情,秦颂想了想,还是将心里的真实想法说给玉娘。

    “今后,你便住在外屋,平时只需要帮我端茶倒水和整理书桌就可以,至于暖床侍寝这些事情,不必做,也不能做!”

    “公子……”玉娘红着脸,低头不语。

    “你别多想啊!我不是看不上你,也从来没有嫌弃过你。在我眼中,你的年纪还是太小了,等再过几年吧。想必你也听说了,正月里月姐姐替我去蜀中迎娶永珍过门,等过段时间,她也会来到杭州。她是我的妻子,我不能在她还没有到来之前,先把你纳入到房里。”

    听完秦颂的解释,压在玉娘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是挪开了。

    她的芳心,早在成都时便许给了秦颂。虽然知道两人的身份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谁规定了天真少女不能幻想美好的姻缘?

    如今有了高门大户的杨家认她做义女,在身份上算是抬高不少,可若是秦颂不喜欢她,那这样的抬高又有什么意义?

    秦颂不仅是将她从青楼赎出来的恩客,更是她心目中的才子和英雄,除了秦颂,她的眼里和心里,哪里还能容得下别的男子?

    秦颂与玉娘叙旧的时候,院子里仆从们居住的房屋内,也有一些人在小声的叙旧。

    “雷大哥,快跟我们说一说你们在金州的时候,是如何炮制那些金狗的!你可是不知道,当时捷报传到山里时,兄弟们那叫一个激动啊!”

    “哈哈,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们在秦州那边干得也不错啊!大统领听说了天水大捷的经过之后,都吃了一惊,当时还对我们说‘活捉龙虎大王的难度可比烧死鸟家奴更高,你们以后千万别在山里的兄弟面前得瑟,不然会被笑话!’”

    “哈哈……大统领真的这么说过?”

    “嗨,你雷哥我还能编造不成?”

    “哎呀,你俩也是够了,就别在那相互吹捧了。来,为了庆祝相聚,哥几个,整一杯!”

    “好,干了!”

    秦颂对手下的要求虽然高,但在开支花销方面向来大方,所以他们不需要向秦颂请示,早就从外面的酒楼里面买回来了一些下酒菜和好酒,然后聚在一间屋内,边吃边摆龙门阵。

    “这杭州城里虽然繁花似锦,可我却是更加想念在山里面无拘无束的快活日子!那个时候,为了比赛哪个小队能够活捉一头黑熊,大家什么招数没想过?”

    “祥子,山里面一切都还好吧?秘密根据地开了几个?”

    “好着哩!如今咱们的地盘扩大了许多,人马壮大到三万了!至于山里面开了几个根据地,我也不知道!哈哈……”</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