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三十三章 皆有所得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三十三章 皆有所得

    从墨英斋内跑出来的年轻人名叫汪阳,信州玉山人,今年十七岁,如今在临安城内的一家书院内寄宿求学。卡Kа酷Ku尐裞網

    别看他年纪轻轻,脸上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稚嫩,但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名扬天下,成为大宋明年秋闱殿试的状元郎!

    汪阳小的时候便被乡里人称为神童,五岁知书,多识奇字,与人对答时常有惊人之语。他自幼家贫,因为没有钱买灯油,晚上便拾柴点火接着微弱的火光读书。

    因为穷,所以汪家没有书可读,汪阳便向别人借书来读,因为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归还,所以他便强迫自己将书中的内容全都记忆下来,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养成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汪阳十岁的时候,便能做出工整优美的诗文,并因此引起江西一带有名的学者和读书人赏识,有幸跟随喻樗、胡安国和吕本等名士四处游历,还与上一科的状元张九成有所交往。

    喻樗是个心直口快的学者,他跟宰相赵鼎的关系不错,善于识鉴人才,当初曾经说过沈晦和张九成会中状元,结果都被他说中了。

    汪阳年纪尚轻,虽然曾经随喻樗游学,但喻樗也没有想到他能在十八岁的时候就高中状元。

    按理说,以汪阳十岁便能作诗的本领,他自己便可以在墨英斋内与其他读书人一较高下,当场作诗和书写,为何却要急吼吼的返回书院呼朋唤友呢?

    这便是汪阳性格中贵重的一面。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好贤乐善,尤笃友爱,遇到这种可以获利的偶然机会,首先想到的不是独吞好处,而是将书院中不知情的好友一起喊过来,让好友也有机会获得墨英斋赠送的昂贵龙香墨。卡Kа酷Ku尐裞網

    如果汪阳是个自私自利之人,这种时候去喊有实力赢得头名的书院友人,等于是在给自己获奖增加障碍。

    刚才,墨英斋的掌柜已经声明过,一匣龙香墨售价百贯,而且没有任何的折扣,这对于汪阳而言,足够他在临安城内一年的生活开支。

    然而,面对这样的利益之诱,汪阳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与自己在书院的朋友分享。

    出了墨英斋的大门,汪阳为了节省时间,狠心在街边拦了一辆马车,然后直奔位于余杭门附近的书院。

    等到了书院的门口,汪阳先付了车钱,然后又与车把式约好在门口等着,他进去喊了人马上就出来,到时候再回墨英斋,再给一份车钱。

    来到宿舍,汪阳看到好友陈俊卿果然一脸严肃的坐在宿舍内诵读经义文章。

    “应求兄,别忙着读书了,有好事,快随我出门!”汪阳夺下陈俊卿手中的书册,拽着他起身。

    陈俊卿比汪阳大了五岁,少年丧父,因此严肃持重,不苟言笑。虽然他为人比较严肃,但在书院里却对汪阳多有照顾,像对待弟弟一般待他。

    “汪贤弟莫闹,像我这样籍籍无名的书生,坐在书院的宿舍中,还能轮到什么好事?”

    汪阳于是一边拽着陈俊卿的手往外走,一边告诉他有关墨英斋开业酬宾的消息。

    听完之后,陈俊卿有些动心了。

    如果墨英斋的掌柜提出的评奖规则是写一首对秦颂歌功颂德的诗词,陈俊卿定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因为他的年龄跟秦颂一样大,如果为了一些利益便要做阿谀奉承的诗词,对他是一种侮辱。

    不过,只是吟诵龙香墨的话,这就另当别论。

    对于读书人而言,笔墨纸砚是随时都要用到的四宝,某种程度上而言,比亲人还要重要,如果龙香墨果然像传言的那么神奇,写一首好诗词来赞美它,也是理所应当的。

    两人出了书院,上了停在门口等候的马车,在限定的时间内赶到了墨英斋。

    陈俊卿和汪阳进到店内时,大多数的读书人已经完成了现场作诗和书写,现在正相互品评和比较。

    他们两人虽然来得晚,但在马车上便开始构思,等走到书案边上,亲眼见识和感受了现成的龙香墨之后,便提笔书写起来。

    书案在店内并列着放了三张,这样便于几个人同时书写,不至于挤成一堆,浪费时间。

    只见陈俊卿和汪阳同时书写,笔走龙蛇,光是看那写字时的神态和运笔的动作,就知道这两位非同一般。

    “这位兄台写的好书法!”有人站在陈俊卿的身侧小声称赞。

    “嘿,我觉得这个小兄弟的诗文写的更好,绝对有实力竞争前三!”汪阳身边也有人捧场。

    等到两人全都书写完毕,待墨迹稍干之后,便被店内的伙计举起来,用夹子固定了上面纸张上面两个角,悬挂在众多诗稿旁边,供人品评比较。

    掌柜李恒谕再次开口说道:“诸位,为了确保本次评奖的公正,本店有幸请到了易安居士前来担任评审,待会等她到来之时,还请保持安静和礼貌!”

    听说李清照要来当评审,大家纷纷叫好,觉得店家考虑周祥,并无异议。卡Kа酷Ku尐裞網

    易安居士虽然是为女流之辈,但在文坛上的地位可是一点都不低,而且她的名声一直不错,就算是跟人关扑赌钱,赌品也是令人佩服。

    不多时,李清照的马车抵达墨英斋的门口。

    四名身披甲胄,腰挂刀剑的女兵守在她的车旁,令过往之人看了后暗自称奇不已。

    这几个女兵,便是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在收到李清照赠送的劳军物资后,作为答谢,派到李清照的身边来充当她的随从和侍卫。

    梁红玉虽然是武人出身,但她同样敬重李清照这样的文坛奇女子,更是感激李清照在韩家军最困难的时候,仗义疏财,帮助她和女兵队渡过难关。

    店内的读书人看到李清照进门,便自觉的让开一条通道,请她上前点评诗文和书法。

    李清照看着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墨英斋和店内数百名身穿书生长袍的年轻人,心中有些感慨和唏嘘。

    店内之人,除了掌柜李恒谕,其他人并不知道李清照是这墨英斋的股东之一,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能让秦颂主动送出干股的,她还是迄今为止第一人。

    当初,她向秦颂推荐了制墨大师张遇,并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好处,只是单纯的认为秦颂是个有眼光的年轻人,兴许可以帮助张遇摆脱困境,让龙香墨的技艺发扬光大,结果秦颂投桃报李,给予了她一个根本无法拒绝的惊喜。

    如今,站在部分属于她的墨英斋内,而且要给这些书生们当场进行点评,李清照有种当主人的感觉。

    在数百双目光的注视下,李清照从最左边悬挂的纸张前开始点评。

    “嗯,此首《吟龙香》用词雅致,对仗工整,单论诗文内容,可为甲平。不过,这书法嘛还稍显不足,格局有些显小,笔锋也过于凌乱,所以书法单项只能得乙平。”

    李清照逐个的进行点评,虽然每次的话语不多,但都言之有物,保持了足够的公正,让身后的众人频频点头认可。

    等走到最右边的纸张之前时,李清照的眼睛忽然一亮,不由得颔首说道:“好,这首《墨诵》写的极佳,就算让我来写,也未必更好!此诗,可评为甲上!”

    听到李清照的点评后,原本有些紧张的汪阳,内心顿时有些喜悦,目前为止,得到甲上评价的就他这首诗。

    接着,李清照给汪阳的书法评了甲平,比甲上和甲中低了两个小档次。

    陈俊卿的诗文得了甲中,书法得了甲上。

    懂行的人都知道,书法之道,跟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汪阳虽然是神童,诗才敏捷,但他练习书法的时间要比陈俊卿少五年,所以能得到一个甲平,已经是同龄人当中的翘楚。

    至于陈俊卿的诗文没有超过汪阳,也不算意外,诗词创作讲究天赋,有时候就算年龄再大,未必就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诗句。

    最终的评等结果出来,众人并无异议,然后店内的伙计端着盘子,给参与的人送上大伙期盼不已的赠品。

    汪阳因为诗文最佳,因此得了一匣龙香墨。

    陈俊卿因为书法最佳,然后书法和诗文两项综合第一,因此得了两匣龙香墨!

    其余参与了的人,也有或是半匣,或是三支,或是一支的赠予。

    算下来,这两百多人总共从墨英斋内白领了二十匣龙香墨!

    这可是足足两千贯啊!

    墨英斋的大气,由此可见。

    酬宾活动结束之后,便是自由购买的环节,这时候店内的伙计便没有那么好说话了,谁要是少了一文钱,也别想把龙香墨从柜台上拿走。

    得了好处的汪阳和陈俊卿等人,主动来向李恒谕表示感谢,又留下了联系的方式,随后去了侧厅,在那里向李清照请教有关诗文方面的学问。

    有今天这些读书人出去帮着墨英斋进行宣扬,用不了多久,龙香墨的名声便会传遍大江南北。

    这次的酬宾活动,是秦颂亲自指示李恒谕办理的,别人并不清楚龙香墨的成本,更不清楚秦颂搞这次酬宾活动的真正目的并非提高龙香墨的名气,而是在读书人心目中不着痕迹的刷一把声望。

    今天获得墨英斋馈赠的汪阳和陈俊卿,一个是明年的科举状元,另一个则是大宋未来的贤相,他们跟秦颂之间原本毫无关联,但经过今天的活动,便建立了某种联系和可能。</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