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三十九章 药用酒精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三十九章 药用酒精

    秦颂想通过蒸馏烧酒的办法来提取药用酒精的思路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的过程却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简单。

    知道技术理论和将这种理论变为现实,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时候甚至是无比崎岖和艰难。

    越是先进的技术理论,需要的技术条件和各种设备也会越先进,变成现实的过程也就越复杂。

    按照物理学原理解释,蒸馏是一种热力学分离工艺,利用的原理是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的方式,使低沸点的成分变成气态蒸发,再将这种气态的成分冷凝,以达到分离混合液体或者液固体的目标。

    蒸馏的过程可以分成两大步骤,首先是蒸发,然后是冷凝。

    烧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后世的化学名称是乙醇,不含水的纯液态酒精受热时的沸点大概是七十八度,而纯水的沸点大概是一百度。

    因为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不同,所以大气压强也不同,因此酒精和水的沸点也会因为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不过,这样的变化一般都在一至两度之内,对于实际的蒸馏操作影响不大。

    真正让秦颂感到头疼的是如何控制温度,如果仅靠肉眼观察,很可能把酒水的温度烧到一百度,这样得到的就不是气态的乙醇,而是混合了乙醇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酒精虽然源于酒,但跟酒有着本质的不同,特别是药用酒精,不仅有明确的浓度要求,而且必须要防止里面混有其他杂质。卡Kа酷Ku尐裞網

    药用酒精是用来杀菌消毒的,如果里面混了有机物杂质,不仅丧失杀菌的作用,而且还会变成感染伤口的新毒素。

    七十八度与一百度之间,虽然差了二十二度,但用肉眼是很难观测出区别,用手去触摸也是扯淡的想法,因为外界的温度一旦超过人体温度,人的感触神经就会变得迟钝,根本无法分辨八十度和九十度有什么区别。

    所以,秦颂首先要制造一支温度计,这是蒸馏提纯酒精的必需条件。

    感温效果敏锐且稳定的温度计,首选水银温度计。宋代不缺汞,但缺少透明度高的无色玻璃,这个时代,宋人制作出来的玻璃被称为药玉,杂质很多,无法达到秦颂的要求。

    中国的玻璃发展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不同时期的有着不同的称呼。

    战国时代,古人称像玉的玻璃为璆琳。

    汉代,桓宽所著的《盐铁论》中称玻璃为琉璃,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两千年后。

    晋代,郭璞的著述中出现药玉这种称呼,顾名思义,即如熬药般烧炼出来的象玉一样的玻璃。

    秦颂需要的无色玻璃数量并不多,因为他只是想要制作一支水银温度计,所以可以通过实验室高温加工的方式获取。

    如果是要大量制造玻璃,采用实验室加工的方式显然不太可行,因为各种耗费的成本实在太高。

    秦颂知道早期的玻璃试管是人吹出来的,其他的烧杯、瓶子也也是如此,所以他也采用了吹气的笨办法来制作水银温度计的玻璃外壳。卡Kа酷Ku尐裞網

    先是吹出一个小拇指粗细的管子雏形,然后用拉伸挤压的办法,将粗坯管子变成很细的长管,然后将其中一端彻底融化封死。

    接着,用唧筒从盛放水银的陶罐中吸取一些纯净的水银,然后小心的注入到玻璃细管中。

    水银温度计是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来显示温度变化,秦颂需要的只是零度到一百度之间的水银体积变化,所以制作起来比较容易。

    先将装有水银的玻璃细管放进冰水混合物的罐子内进行冷却,然后在玻璃管的外面标记此时水银柱的高度,这便是零度。接着将玻璃管放进沸腾的水中,受热之后的水银柱体积膨胀身高,直到不再变化,这便是一百度。

    将玻璃管的上端加热密封,防止水银泄露。

    然后用尺子将玻璃管外标记的零度到一百度之间的距离平均分成九十九个间隔,其中每十个间隔做一个大刻度,每五个间隔做个中等刻度,这样就做出了一支可用的温度计。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秦颂搞出来的这种水银温度计的误差可能会超过一到两度,但用来监测酒精蒸馏却是足够用了。

    因为酒精的沸点跟水的沸点差着二十二度呢,这样的误差完全不会影响蒸馏的效果。

    制作出温度计后,后面的事情就容易了,因为宋代已经有了蒸酒之法,秦颂只需要把酒坊里面使用的蒸酒设备进行改良和缩小,就能得到实验室需要的酒精蒸馏装置。

    真正的技术难题或者技术核心在于得到提纯的酒精之后,如何确定酒精的浓度,因为药用酒精有度数方面的要求,不同的度数会直接影响杀菌的效果。

    以现有的条件,秦颂很难获得不含水的酒精,但想要得到酒精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高浓度酒精并不困难。

    幸好秦颂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所以他不仅知道不同浓度的酒精的用途,而且还掌握一些简单易用的检测酒精浓度的办法!

    含量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酒精,属于高浓度酒精,后世在医院里常用来擦拭紫外线灯,而普通家庭则用于清洁相机镜头之类。

    这个纯度的酒精,不能用于杀菌消毒,因为浓度过高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

    含量在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酒精,正是药用酒精最佳的度数,因为低于这个浓度时,虽然可以进入细菌内部,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含量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间的酒精,虽然不能杀菌消毒,但可以防止褥疮。长期卧床养伤的患者,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会引发褥疮,将四十到五十度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效果。

    战场上受了重伤的士兵,基本上都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恢复,所以这个度数的酒精也有大用处。

    含量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的酒精,可用来进行物理退热。

    高烧患者用这种度数的酒精擦拭全身,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其挥发性还能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热症得到缓解。

    如果配合冰袋对重点发热部位进行降温,效果会更佳,有可能将因为炎症发热而处于危险期的伤兵救活。

    这四种不同浓度的酒精,都有用途,其中七十五度和四十五度的用途最大,是今后主要生产的两种。

    秦颂知道无水乙醇的密度是零点七九左右,约等于零点八,这是检测酒精含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比重法,将同等容积的酒精与纯水进行比较,再通过计算,就能得出酒精的含量。

    比如,一罐子纯水的重量是十斤,而同样大小的一罐子酒精的重量绝对不会低于八斤,只会介于八斤与十斤之间,而且越接近十斤,说明酒精的含量越低。

    为了修正比重法测算出来的酒精浓度,还有一种挂壁法,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

    挂壁法是用干燥无水的杯子或者其他容器盛放酒精,再从中往外倒出,如果发现有挂壁现象,则表示这样的酒精浓度在七十二度以上,挂壁越明显,则酒精度数越高。

    七十二度距离药用的七十五度很接近,所以用来作为辅助参考指标非常有效。

    除了比重法和挂壁法,还有燃烧留渍法和燃烧听声法,同样可以判断酒精浓度的高低。

    燃烧留渍法,就是用无水酒精与含水酒精进行燃烧比较,烧完后留下的水渍越多,则说明酒精浓度越低。

    燃烧听声法,则是将酒精点燃,如果声音越小,说明酒精的浓度越高,声音越大则酒精浓度越低。

    秦颂掌握的这几种检测酒精浓度的办法,虽然准确度无法与专业的检测仪相比,但通过综合运用,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七十五度的酒精与七十八度的酒精,在实际使用时的效果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只要保证误差范围不超标,就是符合使用标准的合格产品。

    试验的过程很繁琐和枯燥,但秦颂却乐此不疲,因为他觉得做这些事情很充实也很有意义,比起每天琢磨人心,考虑各方利益,见些什么人,说些什么话,秦颂更愿意做一个心无旁骛的发明家或者是科学家。

    临时充当实验室的地方,是在御前军器所位于城内的某处作坊,整个外围都有杨沂中安排的禁军把守,内圈还有秦颂带来的侍卫负责,所以安全和保密不是问题。

    小炎和二毛这次跟着秦颂,他们既是秦颂的书童,又是试验过程的助手,别看年纪小,但发挥的作用却很大。

    小炎和二毛就是秦颂的左膀右臂,当初还在香泉镇上时,两个孩子就敢带着秦颂去灵宝峡里面捕猎,如今经过这几年的相互陪伴,他们之间变得更加亲密和默契。</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