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共利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共利

    从秦颂“闭关”到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间过去了半个月。本↘书↘首↘发↘追↘书↘帮↘http://

    关注他的人都知道,他就在御前军器所的某个场坊内,但却没有人在这期间去干扰他,除了他那两个书童陪伴在他的身边,也就凌景夏和勾渊如龙两人偶尔有机会与他短暂的见上一面。

    凌景夏主要负责给秦颂提供各种实验所需的材料,按照秦颂的要求给他找来擅长某个方面的匠人,至于秦颂用这些奇奇怪怪的材料在捣鼓什么,凌景夏则根本不知。

    就算那些协助秦颂制作某种工具的匠人,他们也同样不清楚秦颂究竟在干什么,因为每个匠人只是负责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制作。

    勾渊如龙则是定期来向秦颂汇报朝堂上的动向,各处战场传回的消息。

    因为前方的战事基本上都在秦颂的预判之内,并未发生严重的溃败,所以赵构和朝臣的心态都比较稳定,没有人在这种时候提出让皇帝乘船出海避难。

    倒是有一些胆大的御史,向皇帝大声进言,希望赵构能够御驾亲征,前往北方战场鼓舞军民士气,抗击来犯的伪齐大军。

    因为秦颂此前从来没有在赵构面前提起过御驾亲征的建议,所以赵构对于这些御史的进言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而是耐心的解释了一番。

    赵构的理由是大战目前还在僵持阶段,既然各路将士都在奋战御敌,这种时候他如果冒然带着兵马赶到某处战场增援,不仅会打乱这处战场的原有布置,而且会影响到主要负责将领的心态和发挥。

    很显然,赵构在秦颂的启发和影响下,在军事方面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幼稚,而是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秦颂在闭关期间不仅弄出了三种不同浓度和用途的药用酒精,他还利用这个难得静下心来做实验的机会,把脱脂棉、玻璃温度计、布朗氏支架和各种手术刀具都捣鼓了出来。

    毕竟,支撑秦颂进行各种实验的是一个工匠云集,经济发达,物资丰富的国家,除了一些核心步骤和技术需要保密,其他的环节并不需要秦颂亲自动手。

    比如,用来进行伤后牵引矫正的布朗氏支架,秦颂只需要划出结构草图,然后把任务分配给二毛或者小炎,让他们监督着前来帮忙的工匠现场打造即可。

    再比如,外科手术常用的手术刀、镊子、弯针、锯子、小锤子等工具,只要拿着素描草图,然后告诉前来帮忙的金银匠或者铜铁匠具体的用途和要求,他们就能不断调整各种金属的比例成分,打造出工艺精湛的成品。

    真正的核心技术,能够接触到的只有小炎和二毛两个,因为他们是秦颂的助手,不仅要负责进行实验记录,而且还要在某些步骤给秦颂打下手。

    这期间,最麻烦和危险的步骤,要属制作水银温度计的过程。

    水银就是汞,而汞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为了防止水银挥发,秦颂严格控制实验室的温度和通风,哪怕是在没有温度计监测报警的情况下,他依然凭借体感反应严控着加热反应的过程。

    秦颂知道就算再小心,也无法避免少量的水银挥发,所以他费了一番功夫,使用实验室制作的手段,制作了一些活性炭颗粒,然后再将这些活性炭缝制在口罩和防护服里面,将他和小炎、二毛两个包裹的严严实实。

    小炎和二毛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过程,但却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反而特别兴奋和好奇,因为这是秦颂第一次带着他们做实验。

    大宋的一些偏远地区已经开始栽种棉花,虽然不是后世那种广泛种植的高产长绒棉,但用来制作药用的脱脂棉却是可以的。

    制作脱脂棉的过程并不复杂,首先将草木灰与水混合,然后提取碱性沉积物,再用这种草木碱与棉花混合进行加热,便可以给棉花脱脂。

    脱脂棉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药用酒精棉球,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酒精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挥发,还能制作包扎伤口的隔垫物,阻挡体外细菌与伤口接触,吸收伤口部位渗出的脓血,防止感染。

    实验全部结束之后,秦颂将临时实验室恢复原状,剩余的各种实验材料也被他安排手下全部运走,至于小炎和二毛轮流记录下来的实验笔记,则成为最高机密,被秦颂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隐藏,防止被人窃取。

    在试验期间协助过秦颂的各类工匠,被秦颂登记在册,等下一步进行规模化生产的时候,他们会被征调到新建的厂房内,然后得到意想不到的各种好处。

    为了向太医院的几位证明自己的实验成果,秦颂特意邀请他们一起前往刑部关押重犯和刑讯逼供的地方,然后用药用酒劲棉球给几个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犯人进行消毒,再用缝合针和桑皮线将他们的伤口缝起来。

    恰好有个重犯的左腿前不久被行刑的狱卒打断,秦颂便用他发明的牵引支架给这个犯人进行矫正恢复。

    没有麻药,这些犯人在接受秦颂的治疗时发出了凄惨的嚎叫声,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极大恐惧,有两个人犯人竟然临时招供,搞得秦颂哭笑不得。

    药用酒精和布朗氏支架的作用,需要时间来进行观察和证明,但太医院里面的几位大佬现在很有耐心,他们和秦颂一起待在刑部的牢房里面,然后每过几个时辰,就会将两组病人的情况做一番比较。

    一边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受伤犯人,一边是经过秦颂亲自处置的受伤犯人,这样的比较最有说服力。

    一天之后,没有经过伤后处理的犯人中有两个开始全身发热,而经过处理的犯人未见异常。

    两天之后,发热的一个犯人死去,原来没有发热的也有人开始发热。

    三天之后,另外一个最先发热的犯人也痛苦的死去,而经过伤口处理的犯人伤口处已经结痂,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

    五天之后,秦颂和太医院的几位大拿从刑部离开,所有参与比对试验的犯人被秘密处决。

    这些重刑犯,都是秋后问斩的凶恶之徒,用他们来进行试验只是废物利用,秦颂不会同情心泛滥到让刑部减轻对他们的处罚。

    药用酒劲、布朗氏支架以及其他一些医学技术都属于国家机密,为了保密,这些犯人必须被灭口。

    秦颂和太医院的人在刑部牢房内进行验证的期间,皇帝特意派了最信任的太监前来观察,所以临床验证一结束,赵构便知道了结果。

    秦颂和许叔微联名向皇帝上了密奏,请求扩大太医院的规模,在太医院之下成立医械监、培训司和研发司。

    医械监主要负责各种新式医用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其中既有手术用具、布朗氏支架这样的金属器械,还有酒精、脱脂棉、止血绷带之类的耗材。

    培训司主要负责培养和训练战场继续的军医官,还有专职的护理人员。

    秦颂已经将医生和护士的区别给太医院的人讲的很清楚,而已经运转起来的慈伦妇婴养护院实际上就是以产后的护理为主,所以大家对于“护士”这个概念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感谢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让宋人认可了女人同样可以在军队中发挥作用,所以当秦颂提出让女子接受护理培训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很微弱。

    女兵虽然在力量方面处于劣势,但她们更加耐心和细致,如果能够出现在战场后方,为伤兵进行护理,这对于激发军心士气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研发司顾名思义就是开展新式医疗技术研究发明的机构,虽然人数少,但权力很大,以后想在太医院里面有地位,就得自己选择一个研究方向,然后想办法争取研发经费,一段时间之后拿出过硬的成果!

    赵构对于秦颂和许叔微的联名密奏非常重视,特意派人将两人召进宫内密谈,然后敲定了具体的推行方案和计划。

    培训人员和开展医学研发需要烧钱,但生产制造医疗用具和耗材却是有利可图。

    出于技术保密的原因,太医院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垄断性经营,而太医院又是皇家机构,所以赵构不仅不需要为秦颂的计划付出任何费用,相反还可以从中大赚一笔!

    所有军用的医疗器械和各种耗材,完全可以转化为民用,大宋有近亿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推广到位,很快就能见到利润。

    赵构与秦颂、许叔微进行密谈,其实就是在进行利益分配,只是大家心照不宣,不会明说而已。

    经过友好亲切的商谈,最终的结果是皇室占三成利润,太医院占五成,秦颂占两成。

    虽然听起来秦颂好像有些吃亏,但这其实完全就是误解。

    太医院虽然拿了大头,但要负责培训和研发,而秦颂虽然拿了小头,但他只是提供了技术,并不需要投入本钱。

    皇室拿的比秦颂多一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太医院都是人家开的。

    带着秦颂一起发财,是赵构讲良心,他如果想昧下秦颂的这份好处,只需要给秦颂升个虚官虚爵,就能让秦颂把这些技术交出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君权至上的时代,哪怕是再衰弱的皇室,也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权势,秦颂作为臣子,始终处在弱势地位。</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