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四十二章 强军抵达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强军抵达

    峡州位于江陵府的西面,境内有长江和清江以>形的走势将整个州境分成三部分,其中夹在长江和清江之间的便是富庶之地,集中了峡州九成以上的人口。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从峡州顺着开阔的长江往东,出了州界便是枝江县和松滋县,而这里便是伪楚造反民众控制的地盘。

    当阳城外被秦颂抓获的乱军头领李合戎,老家便在松滋,那里是他的老巢和大本营。

    李合戎被抓之后,杨幺一面派人与官军谈判,假装搭救他,一面却派出手下进入松滋县内,将李合戎的部下和地盘吞并。

    如今,松滋县内大半的势力归于杨幺,仅剩下少部分李合戎的家人亲朋不肯归附,利用老寨进行防守和抵抗。

    吴璘率领一万保靖军抵达松滋的外围白水镇时,已是四月上旬,天气不冷不热,正是放开手脚干仗的好时节!

    “他娘的,这一路上真是不容易,虽然没有打仗,可走的全是山路,人的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幸好发了绑腿,就算走路再累,晚上倒头睡一觉,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

    部队正在白水镇上休整,几名出身西军的老兵凑在营头李大勇的身侧,呱啦呱啦的闲聊着。

    吴璘这次出川,带了整整一万人,其中有三千是从武休关换防到黎州的西北老兵,还有七千则是后来在黎州本地招募的土兵。

    李大勇在训练土兵的时候表现出色,被吴璘慧眼识中,一路从中队长提拔到前锋营营头的位置上来。卡Kа酷Ku尐裞網

    保靖军总共有五个营,按照前后左右中来命名,吴璘自兼中营头领,李大勇担任前营的头领。在整个保靖军中,李大勇的地位已经不可小觑,仅次于吴璘、关师古和赵逵几人,比关师古的部属李进和戴铖都要高。

    关师古在守武都的时候出现重大失误,大帅吴玠网开一面,没有责罚他,让他带着两个心腹前往黎州投奔吴璘,做了吴璘的副手。

    吴玠和吴璘是亲兄弟,吴璘虽然独领一军在外,但对于兄长安排过来的人还是很重视的,不仅放心的将离开黎州之后的大权委托给关师古,而且还叮嘱留守的长史赵逵尽量配合关师古,不要给关师古暗中下什么绊子。

    别看赵逵年轻,因为他跟秦颂的关系,在保靖军中尤其是土兵当中甚有威望,加之他又是读书人出身,执掌军纪和后勤,与黎州知州芦迁的交情也不错,如果他想跟关师古争权,在没有吴璘的时候,关师古未必争得过他。

    听着身边几个老兵絮叨,李大勇没有说话,正眯着眼睛观察着远处江面上来回游弋巡逻的伪楚水军的明轮船。

    老兵们之所以喜欢围在李大勇身边,是因为他们觉得李大勇跟他们一样,都是从西北战场上退下来的,虽然李大勇现在成了军官,身居高位,但这是他凭本事上位,大家都很服气。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李大勇当初只是个山中猎户,如果没有遇到秦颂,如今还在吴岳山中打兔子呢。

    李大勇的身份和档案被秦颂悄悄动了手脚,虽然名字没有变,但不论谁来查,都找不出疑点。卡Kа酷Ku尐裞網只要他自己不说,他就是当初参加过富平大战的西军士兵,后来被金军俘虏到了北方,再后来在换俘行动中得救南归。

    至于他的父母亲人,则全部死于战乱之中,连埋骨之处都不知道在哪里。

    类似李大勇这样情况的南归士兵,并不在少数,所以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份。

    今天虽然是全军休整的日子,但李大勇不想浪费时间,所以带着几名卫兵来到镇子外的江岸边观察敌情,思索进攻松滋的策略。

    这种习惯,也是李大勇从秦颂和王世雄的身上学来的。

    “白水镇与松滋县之间隔着下沱镇,镇上有伪楚的水军驻守,如果从陆上冲杀过去,伪楚的水军会乘船顺流逃回松滋,顺便把我军来袭的消息带回去,到时候他们必然会严加防备,这样就会增加进攻的伤亡……”

    “如果从水上进攻,我们没有明轮船,完全就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殊为不智……”

    李大勇在心里无声的思考着攻克下沱镇的策略,却没有意识到他身边几个聊天的老兵已经没有了声音。

    “李营将可曾想出什么好主意?”吴璘的声音忽然响起,将沉思中的李大勇拉了出来。

    李大勇转头,看见自己带来的几个卫兵正像扎嘴葫芦般站在不远处,朝他挤眉弄眼,那意思是说小吴将军让他们噤声的。

    “属下见过将军!以我愚见,若要攻克松滋县,必先夺取下沱镇。卡Kа酷Ku尐裞網欲取下沱镇,则需通过夜袭,否则必然打草惊蛇。”

    吴璘听了李大勇的建议,颔首笑道:“你的想法跟我不谋而合!看来,这首攻的任务,非前营莫属。”

    李大勇受领了攻占下沱镇的任务后,没有马上动手,而是派出几个聪明机灵的手下,扮成归州的土著,拿着一些兽皮和盐巴,进入下沱镇刺探侦察。

    归州在峡州的西侧,是进入四川的东侧门户,当地居住着十几个少数民族部落,是仅次于西南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驻守下沱镇的伪楚叛军只有七八百人,是在李合戎的地盘被杨幺吞并之后派来的,因为这里远离江陵城,杨幺根本不怎么重视,所以叛军的纪律很松懈,完全就是一群作威作福的水匪做派。

    李大勇如果带兵强攻,也不用付出太大的伤亡代价就可以拿下下沱镇,但他的目标是全歼这股叛军,而且要将叛军水寨中的明轮战船完好无损的抢夺过来。

    所以,不能硬来,而是要动些脑筋,既保证将己方的伤亡降到最低,还要将战果最大化。

    如果说攻克下沱镇是六十分的话,李大勇的目标是拿到一百分的满分。

    几个侦察兵很容易就混入到了下沱镇的内部,他们本来就是西南土著,无论是外型还是口音,都是本色出演,所以镇子里的乱军根本没有怀疑他们的来历和意图。

    将带来的兽皮和盐巴以合适的价格卖掉之后,几个土兵分开行动,有人去了酒楼,有人靠近水寨,有人走街串巷。

    他们将镇子内外的情况摸清楚之后,买了一些镇子上的出产,然后大摇大摆的离开,向西回到了白水镇。

    李大勇详细听取了几名侦察兵带回来的情报,然后略作思索,便有了全取下沱镇的计划。

    “传我号令,让各队的队正在一刻钟内来我帐中议事,逾期军法处置!”

    李大勇给传令兵下令,不久之后,十几个队正全部集在他的房内。

    众人围在一张方桌的四周,方桌上面摆着下沱镇的地形图。

    李大勇用竹制指挥棒点着乱军的水寨,开口说道:“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战船,伪楚乱军的战斗力虽然不高,但他们制作的明轮船速度很快,用来运兵和作战都很便捷,所以我们务必要把水寨内停泊的这二十几条明轮船全部拿下!”

    “跟伪楚乱军相比,咱们的优势是军纪严明,专门进行过夜间作战的训练,擅长在山地丛林间行军,劣势是没有水上支援。如果我们直接从西面杀向下沱镇,就算是在夜间发起突袭,也有可能让居住在水寨附近和明轮船上的乱军乘船逃回松滋。”

    “为了堵住乱军走水路东逃,我的计划是派出一支奇兵,从南面的山区向东行进,绕过下沱镇,然后假扮成李合戎的嫡系部队,从东面杀向下沱镇,造成松滋城已经被李合戎的嫡系部队占据的假象。这样一来,下沱镇内的乱军必然不敢驾船顺流往东逃蹿,而是放弃下沱镇走陆路向白水镇而来。”

    “如果镇中的乱军没有中计,那么负责突击的一路部队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杀向水寨,然后尽力拦阻有人驾船逃离!”

    “现在,分配任务!第一至第六队今夜子时出发,从南面的山中绕道前往下沱镇以东的山神庙,明日夜间寅时一刻,准时出山惑敌!”

    “第七至第十二队,继续原地准备,抓紧时间赶造长梯和藤牌,演练鸳鸯阵型,明天夜里随我抓捕从下沱镇内逃出来的乱军!”

    临战之前,召集骨干开会,分析敌我形势,分配作战任务,已经成为保靖军的惯例。

    通过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很好的将主将的意志贯彻下去,而且还能让各级带兵的军官做到心中有数,就算临战时发生意外情况,也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不至于一败涂地,乱成一团。

    将任务部署完毕之后,李大勇亲自去了一趟吴璘的大帐,向吴璘提出了后续的作战建议。

    “如果明天晚上进行的顺利,我们手中就有至少十艘明轮船,可以运载超过三百人的突击队。属下以为,可以让突击队员假扮成乱军,然后在下沱镇外放一把大火,让驻守松滋的伪楚军队意识到下沱失守。”

    “但突击队员进入松滋城内之后,立即动手从内搏杀,然后封锁进出水寨的航道,将松滋城内的所有船只堵住。我方大军利用城内混乱,发起攻城之战,便可一鼓作气的夺下松滋,而且还能得到大量的战船。”

    吴璘听完李大勇的建议,看着地图思索片刻,下定了决心。</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