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四十三章 诸葛亮会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诸葛亮会

    战场之上,很少出现侥幸得来的胜利,却有许多因为谋算筹划不足而导致的失败。免-费-首-发→【追】【书】【帮】

    狮子搏兔,亦需用全力。

    吴璘和李大勇就是这种头脑冷静且善于提前谋算的将领,而他们的谨慎小心自然不会白费,接下来在攻打下沱镇和松滋县城的过程中,一切都没有出乎他们的预判。

    在攻占下沱镇的夜间作战中,前营全体出动,兵分两路,最后只是付出了八人的牺牲和三十四人的受伤,便将盘踞在下沱镇内的伪楚八百多乱军全部歼灭,并且顺势夺取了靠在码头之上的二十四艘大小战船。

    虽然只是一场小仗,但确实保靖军自出川以来获得的首胜,而且还是彻彻底底的完胜,这对于全军的士气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顺利夺得下沱镇后,保靖军没有停留,采取李大勇的激进计策,派出一支五百人的突击队,假扮成下沱镇的乱军,在傍晚的时候驾驶明轮舟船“逃回”松滋,然后趁着城内守军都在防备陆上敌人的空档,立即在城内发动了攻击。

    这五百人的突击队便由李大勇亲自率领,他们采取了鸳鸯阵法,以小团队配合的方式散开,在狭窄的地形中与乱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城内乱起不久,吴璘便亲自率领大军赶至松滋城外,在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中,保靖军首次使用两百支突火枪对城头的守军展开了碾压式的打击。

    城头守军顷刻间崩溃,一些乱军抱着头、捂着耳朵从城头往下跳,也不怕当场摔死。卡Kа酷Ku尐裞網

    这些守城的乱军当中,有不少经历过当阳之战,所以领教过突火枪的威力,如今城外的大军再次祭出了这样的大杀器,他们除了逃命,再无半点战意。

    松滋城门很快被打开,大军入城,势如破竹。

    夺下江陵府的西门户后,吴璘没有继续向东推进,而是停驻下来,一面派人向驻守当阳的张浚汇报,一面抓紧时间从被俘的乱军之中转化士兵,一面安置城内的无辜百姓。

    受秦颂的影响熏陶,吴璘对于转化士兵和安抚百姓这些事情,也有一套办法。

    比如从投降的五千多乱军当中转化士兵,因为时间紧迫,又要保证转化过来的士兵可靠能用,所以吴璘便贴出告示,让松滋本地的百姓站出来指认俘虏之中平日里作恶多端的坏分子,经过确认之后,集中起来进行公审,然后当场处决。

    通过这种公审处决的方式,不仅震慑了俘虏,而且获得了本地百姓的一些好感和认可。

    接下来,吴璘就从家在本地的俘虏当中挑选身体健壮,表现老实且会驾驶舟船的青壮,然后让他们与家人见面,再给一些安家费,将他们顺利的召进保靖军中。

    吴璘没有指望这些新招的降兵马上就在战场上面与昔日的友军作战,他只是需要一批可以熟练驾驶明轮战船的水手。

    松滋县城距离当阳县城不过百里,保靖军抵达白水镇之前,便已经与张浚取得联络,这次夺下松滋之后,张浚立即派刘锜绕道荆门山,避开枝江的乱军,赶到松滋与吴璘相见。

    刘锜和吴璘都是西军将领,彼此熟识,加之他们都是张浚这个阵营里面的武将,所以见面之后显得很融洽,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

    张浚心里清楚,曲端跟吴玠不对付,所以没派曲端过来与保靖军进行接洽。

    “恭贺吴将军旗开得胜,取了平定湖湘的首功!”刘锜笑着对吴璘说道。

    “张将军缪赞,在下愧不敢当!若论首功,去年当阳城外大破十万乱军,岂能不算?”吴璘比他兄长吴玠要谦逊低调一些,见到刘锜之后并没有摆出趾高气扬的姿态。

    “张大人派我过来,主要是想听一听你对攻打江陵的想法,吴将军身经百战,又与秦辅仁共事最久,想必定有高见。”

    “哈哈,刘将军莫要说笑。张大人与你和曲将军在当阳经营数年之久,我不过是初来乍到,这次能够顺利夺下松滋,只是占了突然袭击的优势,如何攻打重兵把守的江陵城,还得听张大人和你们的意见。”

    两人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后切入正题。

    “岳鹏举率领的岳家军主力,已经占据岳州城,彻底切断了乱军向东沿江而下的可能。伪楚乱军如今人心动摇,已经有一些人想要投降。张大人的意思是先打一场大仗,彻底打击伪楚乱军的信心,所以有意将主战场选择在江陵城下。”

    “当初来当阳时,张大人只有秦辅仁为他挑选的三千士兵,后来逐步扩充到了六千。卡Kа酷Ku尐裞網金州大战结束后,秦辅仁率领四千土兵抵达玉泉山,我们的兵力增加到了一万。当阳一战,抓了数万俘虏,经过挑选和训练,又得五千可战之兵。”

    “根据内线传回来的情报,杨幺在江陵附近部署了足足十万大军,其中江陵城内守军有五万人,外围的百里洲、涅州和沙市各有一万驻军,方城内有驻军两万。”

    “方城紧邻龙山,处于当阳与江陵之间,易守难攻,所以不宜强攻。这也是杨幺敢于盘踞江陵不撤进洞庭湖内的缘故。初步判断,杨幺是希望我们从长江上游走水路攻打江陵城的。”

    “江陵城外的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所以就算我们驾驶舟船自上游而下,并不占据多少速度优势。杨幺的嫡系部队虽然陆战不强,但在水上却是十分厉害,若是轻敌,则可能重蹈此前三次平叛的覆辙。”

    刘锜没有藏私,向吴璘详细的做了介绍,不仅告诉吴璘己方现在的实有兵力,还告诉吴璘杨幺的兵力部属,目前敌我双方的态势。

    如今是三路部队联合行动,相互之间既存在争夺军功的因素,又必须保持精诚合作,不让杨幺钻了空子。

    听完刘锜的介绍,吴璘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请刘锜暂留松滋,他会在两天之内给出意见。

    刘锜现在是秦颂留在玉泉山中的四千土兵的统领,而吴璘带来的保靖军中也有大量的土兵,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正好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两支部队的异同。

    经过比较,刘锜有些惊讶的发现,两支部队除了服饰和旗帜有些差异,其他的地方竟然完全一样!

    包括后勤供应,各类人员和机构的设置,以及各种军纪军规,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刘锜明白,这些都跟秦颂有关,虽然他已经去了临安,去做不统兵的翰林学士,可他留给这支军队的影响,估计永远都无法磨灭。

    其实,刘锜是没有见过当初吴璘与秦颂在黎州时如何配合的,更没有见过秦颂在大散关内给吴璘等将领集中授课的英姿,不然他就不会感到惊讶。

    吴璘完全就是秦颂的拥趸,虽然他是保靖军的主将,但秦颂才是缔造出保靖军魂魄的那个人。

    刘锜现在率领的土兵部队,跟吴璘带过来的部队,就是一拨人操练出来的,能有多大的区别?

    刘锜在城内观察比较的时候,吴璘也没有闲着,他将各营的头领集中起来,召开“诸葛亮会”,让大家各抒己见,提出攻打江陵的建议。

    左营统领认为应该稳扎稳打,先把江陵以西百里洲、涅州和枝江的乱军全部解决,再与张浚的本部兵马汇合,然后调集所有战船,从江陵城的西门方向发起强攻。

    右营统领则认为从水上强攻可能中了伪楚乱军水军的伏击,所以建议打通松滋至当阳的通道之后,便与张浚的兵马汇合,然后从龙山的东西两侧发动陆上攻击,先夺下方城之后,再图江陵。

    后营头领觉得应该水陆并进,派出小股部队从江面上不断袭扰乱军的水师,牵制乱军的兵力,然后再从陆上派出主力攻打江陵城。

    前营头领,也就是立下大功的李大勇,他跟其他几位的看法完全不同,他最后发言,却是提出了一个令吴璘都觉得意外的建议。

    “属下以为,无论是从水陆和陆路攻打江陵,都不容易把握,部队的伤亡可能会超出我们的估计。平定伪楚乱军只是我们出川的基本目标,我们更大的目标是平定伪楚乱军之后,随张大人北上抗击伪齐和金国的大军!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降低伤亡,以确保大战之后还有继续北上的实力。”

    后营的统领反问李大勇:“李统领,你说的这些我都同意,可是说起来容易,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我军的伤亡呢?张大人把我们从黎州调过来,可不是让我们来当客军的,如果在攻打江陵的战斗中,我们没有优异的表现,张大人凭什么带着我们北上作战?”

    被人质疑,李大勇也不着急,而是站起来,指着江陵城南面七十里外的公安县城,大声说道:“既然岳州已经被友军占领,伪楚的军队如今仅剩一条退路,那就是从公安附近的这条水路走藕池水泽,进入洞庭湖。假若我们抢先夺取公安,将会对江陵守军造成极大的震慑和威胁,届时杨幺必然会派出部队前来夺回公安县城。”

    “我前营有信心守住公安城半月不失,诸位可有胆量趁着乱军出城前来攻打江陵的时候,从他们的后方截断出城乱军与江陵乱军的联系,将其全部吃掉?”</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