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九十章 各有想法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九十章 各有想法

    深夜的上京城内,安静的可怕。卡Kа酷Ku尐裞網

    因为一年中有大半年都是寒冷的天气,所以到了晚上城内的人们都习惯于躲在房舍内,守在火盆边上,或者是在床上打发着时间。

    从谙班勃极烈府中出来的两个人,没走多远就被暗处盯着的人拦住了。

    明德宫有人时刻盯着,皇储居住的府邸同样有人时刻在盯梢。

    这些人可以眼睛一眨不眨地从白天盯到晚上,再从晚上盯到白天。

    问清楚缘由之后,拦路的别闪入街巷,他们是完颜宗干派出来的心腹。

    没过多久,完颜宗干、完颜希尹、完颜昌等人便陆续的知道了谙班勃极烈府有人在深夜出门的消息。

    宗干的人之所以没有拦着完颜掸派出来的人,也是觉得事情有些反常,连他也看不清完颜昌倒腾出来的这个药膏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所以便默许了完颜掸的决定。

    有时候,也是需要有人冲在前面探路的。

    完颜掸派人寻找神仙烟的来路,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你可以理解为他在听说神仙烟对于身体康复有好处之后,也想替现在的皇帝出力,寻找到更多的神仙烟。

    谷神完颜希尹坐在火盆边上,正捧着一本《资治通鉴》看得津津有味。

    虽然,希尹主导了女真文字创立之事,但只有他心里清楚,跟源远流长的汉字相比,所谓的女真文字,完全就是画蛇添足和班门弄斧。

    越是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汉人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希尹的心里就越觉得失落和恐慌。

    就像手中的这本资治通鉴,成书的时间并不长,是宋朝曾经的宰相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鸿篇巨制,编书的目的则是为了教导宋朝的皇帝和大臣们,让他们吸取过往的那些王朝兴替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希尹已经将《资治通鉴》反复了十几遍,但每次重新时,还是能发现之前时理解的错误,还能有全新的感悟和体会。

    在南方,有人戏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希尹对这种说法是不屑一顾的。但是,手持一部《资治通鉴》,却真的可以治理国家。

    可惜,女真皇族还是过于相信武力,而对读书这件事情显得没有那么热衷。

    在某些女真人看来,宋朝的皇帝赵佶读书够多了吧?他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吗?

    结果怎样?

    还不是被大金国的勇士们掳到了五国城,变成了可怜的奴隶!

    还有赵佶的那个儿子赵桓,还有那些后宫的女人,个个都能识文断字,但是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要光着身子围着火堆给大金国的勇士们跳舞取乐!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真的是如此吗?

    希尹觉得自己的族人还是目光过于短浅,他们现在的想法,也就只能占领现在这么大的国土,因为再想扩大版图,现行的制度完全支撑不起!

    希尹觉得自己越来越苦恼,明明看清了前路,但因为身在局中,却无力纠正,只能跟着别人一起浮沉。卡Kа酷Ku尐裞網

    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然而,天命这玩意,汉人已经研究琢磨了好几千年,从“河图洛书”开始,相关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女真人能玩得过汉人?

    宋朝不过是冒出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两年给金国造成了多少损失?

    貌似,那个年轻翰林是个读书人出身的弱鸡……

    完颜昌府上,有人正在给先下一城的完颜昌出谋划策。

    “神仙烟是从西夏那边传过来的,效果已经得到了验证,只要大人你不主动提出想要接替宗翰留下来的国论右勃极烈的位置,皇帝和皇储这两方都会仰仗着你,不会针对你做出危险的事情。”

    “汉人有句名言,‘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意思是说,先付出一定的代价,以诱使对手放松警惕,然后再找机会夺取过来。还有一句名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那些表面上不与人相争的,看似无害,但世上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国论右勃极烈是一块烫手的饽饽,所有的人都死死的盯着,这种时候谁主动露头,就会遭受来自各方的联手打压,最先被踢出局。大人若是始终保持人畜无害的样子,闭口不提国论右勃极烈的归属,到最后各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反而可能落到你的头上!”

    听完这位谋士的分析,完颜昌露出一脸佩服的表情,称赞说道:“还是你们汉人的老祖宗厉害,早早的就把这些道理写在书中,编成故事,用来教导子孙后代,然后流传下来。卡Kа酷Ku尐裞網”

    谋士露出谦恭的表情,并没有居功自傲。“若无大人暗中出手搭救,我已死在冰天雪地之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这样的救命大恩!只要大人牢牢掌握着权力,小人也能有所依靠,不用担心再次被人所弃。”

    原来,完颜昌身边的这个汉人谋士,是他前段时间无意之中从马场里面救回来的,因为完颜昌想要暗中培养几个能够替他前往宋朝搜集情报的人才,所以就把此人留在了身边。

    结果,此人居然是个读过许多书的聪明人,足以担任完颜昌的谋士和智囊。

    至于完颜昌从西夏方面搞到的神仙膏,跟这个谋士并无关系,这是他费了不少的心思和钱财,才从西夏那边搞到的好东西。

    就算完颜掸现在派人去找,且不论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而他完颜昌已经抢得先机,就算完颜掸后面也献上同样的神仙膏,皇帝记住的也是他完颜昌。

    更何况,皇帝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肯定愿意相信他完颜昌而不是完颜掸。

    完颜昌毒死完颜吴乞买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完颜掸登基之后,还是会对他动手。

    过了一天,完颜吴乞买竟然罕见的下令召集大小官员入宫,说是要商议国事。

    坐在龙椅之上的吴乞买看起来更瘦了,但目光炯炯有神,说话的中气也很足,似乎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

    吴乞买让负责各部的官员向他汇报近段时间以来的事务,轮到完颜宗干的时候,吴乞买明知故问:“兀术率军南下,快一年了吧?宋人可曾服软?”

    宗干面露惭愧神色,向吴乞买如实汇报了南方的战事情况,没有隐瞒。

    这种时候,有意隐瞒,等于是送上把柄给吴乞买抓。

    “唉,粘罕(宗翰)的尸骸到现在还无法迎回来安葬!”吴乞买忽然叹息,露出痛苦的表情。

    “昨日夜里,我梦到粘罕浑身是血的来到我的床前,向我哭诉,说他躺在冰冷的硝石之中,还要经常被宋人围观,请求我早点派人去把他接回来,安葬在他父亲的坟墓旁边。”

    吴乞买说到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仿佛他跟完颜宗翰是多么铁的兄弟一般。

    实际上,宗翰活着的时候,吴乞买对他最是猜忌和戒备,因为担心将他留在上京太过危险,所以吴乞买在获悉完颜娄室逝世,完颜宗弼在陕西吃了败仗之后,便把宗翰派往陕西接替宗弼,让这两头猛虎全都呆在南方,不给他们返回上京的借口和机会。

    皇帝坐在龙椅上头演戏,下面的群臣就算心里腻味,甚至是觉得不屑,那也绝对不敢流露出来。

    这时候,需要一个“助攻”站出来,接着皇帝的话往下演。

    完颜昌福至心灵,站了出来,哭泣说道:“前些日子,我接到设马也和斜保两个人的血书,他们说愿意用自己的头颅换回父亲的骨骸,被我回信训斥了一通。”

    “我们完颜氏的勇士,为了大金国已经流了太多的血,就算设马也和斜保两人没有他们的祖父和父亲那么睿智和善战,但他们对大金国也是忠心耿耿,所以怎么可以用他们的头颅来换父亲的尸骸呢!”

    “微臣以为,可以用被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官作为筹码,与宋人进行谈判,只要不是释放赵佶和赵桓父子两个,其余人对我们金国而言,价值并不大。”

    完颜昌的建议提出来后,宗干面色如常,宗磐若有所思,希尹微微颔首,尚书右丞相、汉官韩企先则皱起了眉头,总觉得完颜昌的提议有些不妥。

    吴乞买询问完颜希尹:“谷神,你对挞懒的这个提议,有何看法?”

    完颜希尹上前一步,回答说:“启奏陛下,南方的战事如今进展不顺,金国的勇士们因为此前的几次失利,士气已经变得低落,若是不能尽快的将左都元帅和众多在金州遇难的将领骸骨迎回来,将金州和秦州被俘的将领赎回来,恐怕会让凝固的人心消散。”

    “当年,从开封掳至北方的宋人,除了少数工匠和官员为我们所用,其他大部分都沦为了贵族们的玩物和奴隶,这对于金国是没有多少益处的。”

    “若是能用被掳来的宋人换回、赎回已经牺牲和被俘的金国勇士,这笔买卖很划算,而且可以让我们国内一些开始堕落享乐的贵族们脑子清醒一下!”

    吴乞买对于希尹的这个表态很满意,点头说道:“朕决定采纳挞懒和谷神的建议,由蒲鲁虎(宗磐)亲自督办此事,务必尽快将粘罕的骸骨迎回上京!”

    “儿臣遵命!”国论勃极烈完颜宗磐立即站出来,大声的领命。</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