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从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从

    河南,伊阳,凤牛寨。卡Kа酷Ku尐裞網

    一场感人至深的送别,正在进行。

    要离开的人,是寨子里的军师翟猛,以及当初随他同来的十个兄弟。

    送行的人则有很多,寨子里各营的大小头目,除了负责警戒巡逻的之外,基本上全都到齐了。

    翟猛本该早就回归复兴军,奈何本部那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他,所以只能让翟猛继续留在凤牛寨内,帮助翟兴和翟琮父子管理寨中事务。

    跟随秦颂从蜀中一直走到临安的一百多人护送着小炎和二毛平安返回天云寨,复兴军高层顿时长吁一口气。

    有这一百多中层骨干的补充,终于可以向外扩张了!

    可别小看这一百多号曾经跟随秦颂经历过许多大小事情的骨干,他们当初在土军当中,随便一个都能带上百人单独执行任务,有的更是直接率领数千人独当一面。

    比如,张琦、常余庆、雷灿这些人。

    留在复兴军的骨干,打过硬仗,比如天水之战。

    跟在秦颂身边的骨干,同样打过硬仗,比如金州大战,当阳之战。

    留在复兴军中的骨干,吃过许多苦,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跟随秦颂的骨干,同样吃过许多苦,在黎州时也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带出了一支吃苦耐劳,能征善战的土兵部队。

    若说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那就是跟着秦颂的这一百多人,能够时常接受秦颂的教导,在成都、临安这样的大城市执行过很多特殊任务,对于山里和山外,偏僻和繁华的认识,更加充分彻底。

    所以,他们回到天云寨还没有呆过瘾,便被王世雄一个一个找谈话,然后全都分配到了各支部队之中,而且大多数安排的还是主官的位置!

    他们在外面干的那些大事,留在山里的人都引以为荣,所以没人质疑他们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新的位置。

    这一百多人,可是秦颂精心为复兴军培养的中、高层军官种子啊!

    这世上还有哪个教官,能比秦颂更加全面?

    不过,返回的这些当中,也有个别例外,没有直接进入复兴军任职,而是被派往别处。

    他们是常余庆和张琦。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凤牛寨的关系,复兴军高层首脑经过闭门讨论,决定派出常余庆和张琦两人前往凤牛寨,替换崔猛。

    崔猛在复兴军中的级别是副统领,能去接替他的人选,不必多说,肯定是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两人对于上级的决定坚决服从,毫无怨言。他们接到调令之后,便立即动身,在一小队经常往来两地的士兵护送下,很快来到了凤牛寨。

    所以,今天的送行队伍中,便多出了两张新面孔。

    老英雄翟兴很是舍不得他这个本家侄子离去,但又怕翟猛继续留在寨子里会耽误前程,所以只能红着眼眶说不出话来。

    “贤侄,我这寨子始终给你留着,等你哪天有空了,便回来接替我!”

    翟琮对于父亲的这番话一点也不生气,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把寨子交给翟猛,要比交给他更加稳妥。

    这是涉及到五万人生死的大事,更是关乎龙门翟氏存续的大事,争权夺利毫无意义,只有真正的狼王才能带着大家找到一条可以活下去的道路。

    “族叔身体健朗,再干十年寨主也不会显老!总部派来接替我的常兄弟和张兄弟,都是跟随大统领征战多年的亲信,他们带过来的新技术和新想法,必然能让咱们寨子更加繁荣。”

    翟兴知道大统领是谁,关于这个人的名字,如今早已传遍了整个大宋,就连金国和西夏那边,也是妇孺皆知。

    一起喝过了践行酒,翟兴带着十个兄弟潇洒上路,寨子里的人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远处的山脊背后,这才陆续返回各自的营房。

    翟兴随即召集各营头领议事,主要是听常余庆和张琦两位军师分析目前的局势,同时将他们即将负责的具体事务进行明确。

    “凤牛寨所处的位置,非常关键,就像卡在伪齐咽喉中的一根硬刺,就算不进行对外扩张,也能牵制刘豫大量的兵力。最近这一年,伪齐纠结大军攻打大宋,朝廷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利用襄阳、寿春、庐州、盱眙,楚州等重要据点,将伪齐的部队阻挡在伪齐一侧,并屡屡重创了来犯之敌。”

    “按照目前的形势,最迟半年之内,大宋就要由守转攻,对伪齐展开大规模的反击作战。到那时,邓州和汝州必然被收复,凤牛山也就摆脱孤立无援的境况。届时,我们不仅要一举夺下伊阳,还要把宜阳、永宁、长水和梁县全部夺回来!”

    张琦指着地图,用铿锵有力的声音,给参加议事的各级头领划出一片广阔的区域。

    凤牛寨这两年对外保持着低调和隐忍,只要伪齐刘豫的爪牙不主动进攻山寨,寨子里面的翟家军便安心的在山上当大王,双方似乎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但是,这一切都是外界看到的假象。

    外面的人,不会看到凤牛寨这几年苦练内功,从内到外进行改变的过程。

    如果说以前的翟家军只是一支由地方豪强与失地农民组成的民练组织,那么在翟猛的协助下,经过两年多的整编、训练和内部改革,翟家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割据势力。

    虽然这个势力占据的地盘很小,符合标准的战斗人员总数也不多,但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一旦外部条件适合的适合,便可以迅速从小麻雀变成大老鹰。

    别忘了,复兴军当初草创的时候,也不过是七、八百多号人。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了解,大家目前最关心的事情,主要有两件。第一,凤牛寨以后将会向何处去?第二,凤牛寨跟复兴军的关系怎么确定?”

    常余庆接过张琦的话头,面色坦然地把大家心里想问的两个问题全都摆上了桌面。

    “关于何处去这个问题,无非两个选择。第一种,接受朝廷的封赏,成为正规的作战部队,类似于驻守金州的‘八字军’,拥有相对的独立性,也有一定的地盘。”

    “第二种,接受朝廷的任命和统一调度,但继续坚持按照自己的一套方式练兵和作战,成为非在编的地方势力,类似于在秦州单独开创出一片天地的复兴军,拥有完全的独立性和广阔的地盘。”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凤牛寨不需要人云亦云。按照前一种的方式发展,会得到朝廷的后勤物资供应,也能得到正规部队的支援,相对会轻松一些。但也不是没有条件,那就是以后朝廷必然会想办法进行首领的调动和调整,直到他们觉得放心为止。”

    “如果按照第二种方式发展,朝廷只给一个名号,其余的都要靠自己,基本上属于自生自灭,得不到太多的支援和帮助。这种发展方式,更加辛苦和危险,但好处就是活的硬气,不看别人的脸色,不受别人的鸟气!”

    “哈哈……”众人露出会心的笑容。

    常余庆口中不时的冒出一些令人觉得新鲜的词汇,但又常有类似“鸟气”这样的的粗鄙之语,让听他说话的大小头领觉得既显得高大上,又接着地气。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和张琦不会干涉凤牛寨集体做出的选择,不论大家选了哪一种方式,我们都会竭尽全力的辅助翟大当家。现在咱们来说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凤牛寨与复兴军的关系。”

    “大统领有明确的指示,复兴军与凤牛寨属于兄弟关系,不是主从关系,复兴军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有吞并凤牛寨的想法!只要我们的目标一致,即:抗金金军,驱除宋奸,收复故土,那么复兴军对于凤牛寨的帮助和支持就不会停止。”

    “当然了,反过来说也是一个意思。如果以后复兴军需要凤牛寨的兄弟们出手相助,我相信翟大当家和在座的兄弟们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这是必须的!”翟兴马上表态说道,“凤牛寨能够坚持到现在,离不开复兴军的帮助,我们不是见利忘义,不知感恩的卑鄙小人,只要复兴军开口,凤牛寨上下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大当家说的好,我们支持你!”各营头领纷纷跟着表态。

    “我先说这些,现在到了大家做决定的时候了。我与张琦不参与诸位的投票,只是作为见证人,大家若是支持走第一种路子,也就是接受朝廷整编,可以将手中的红豆放入我左手边这个碗里;大家若是支持走第二种路子,也就是自主创业的道路,可以将手中的绿豆放入我右手边的碗里。”

    “红豆和绿豆,不能同时投。如果没有想好,或者难以做出选择,可以两种都不投,还可以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投票的规则,我已经宣读完毕,给大家一炷香的时间考虑。”

    常余庆说完之后,便和张琦一起从议事厅内退了出去,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凤牛寨的翟兴和众属下。</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