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四百整章 秦元面世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百整章 秦元面世

    最终,秦颂成功的说服了陈规,让陈规接受了他那套关于黄金的理论。卡Kа酷Ku尐裞網

    不是陈规容易被忽悠,而是秦颂确实给大宋寻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说句诛心之语,就算没有搞成,不还有两种备选的解决方案嘛!

    朝廷用无耻的手段欺骗民众,又不是一回两回,更不是一国一朝。

    真到了没办法的地步,为了维持朝廷的运转,往黄金里面掺别的低价值的金属,或者直接拆东墙补西墙,这些办法虽然无耻,那也得用啊!

    无论黄金、白银还是铜钱,甚至是纸币,都是一个政权维持运转的工具而已,如果这个政权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就算离开金银铜铁这些金属,也能寻找到合适的等价物作为货币。

    反之,如果这个政权只是少数权贵家族或者阶层用来剥削奴役大多数人的枷锁牢笼,就算遍地黄金,也无法维持,迟早会被劳苦大众推翻。

    后世,有一群人躲在黄土沟里面跟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两股强大敌人周旋,他们与当地百姓交易的时候,用白布上面写明钱物数字,然后盖一个红戳戳,百姓就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种的粮食,养的猪羊出售。

    这些老百姓并不傻,如果认为盖着红戳戳的白布没有价值,肯定不能达成交易。毕竟,粮食和猪羊不是大风刮来的。

    之所以盖上红戳戳的白布能作为货币使用,根本在于老百姓拿着白布可以从这个政权手中换回别的物资,也就是白布的信用有保证。

    与此相反的例子是另外一个政权由几个大家族把持,他们向市面上大量发行印刷精美的纸钞,美其名曰为“法币”,然后用强迫的手段,将民众手中持有的黄金、白银套取到他们家族开办的银行,再从这些家族银行把黄金白银转存到洋人开办的银行,最终完成了财富的洗劫和转移。

    当时,提着一兜子纸钞出门的市民,换不回来一兜大米,所谓的法币,最终成了揩腚眼都嫌硬的废纸。

    秦颂深知这段历史,所以他对货币的认识,是大宋所有人当中最深刻的一个。

    朝廷这边筹备和发行黄金国债还需要一段时间,而遥远的秦州那边却已经开始在内部使用“金钱”。

    此“金钱”不是广义上的钱财之意,而是狭义上的用黄金铸造的钱。

    秦州官府称这种用黄金铸造的钱币为“秦元”。

    “元”字,通“圆”,本义是头,引申为首位、首次、开始。

    秦元,意思是秦州地区首次发行的黄金货币。

    这是复兴军和官府共同给出的解释。

    也是巧合了,秦颂的名字里面也有一个秦字,又出生于大秦帝国的龙兴之地关中,而且还是复兴军的创始人。

    不过,暂时没有人会做如此丰富的联想,毕竟秦颂人在几千里之外的临安,而秦州官府做什么跟他没有关系。

    秦元的直径比大宋官方发行的铜钱大一些,也要略厚一些,滴溜圆,中间无孔,为实心,掂在手掌上,沉甸甸的,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

    秦元的正面印着一种奇怪的动物,圆圆的大脑袋,肥胖的四肢,圆乎乎的两只耳朵,两条前肢之中还抱着一根竹子。

    秦州人管这种憨态可掬的动物叫做“熊猫”,也不知道这种动物跟猫哪里像了。

    熊猫在秦岭和小陇山中出没,一般是单独行动,偶尔会有母子同行,性情温顺,只要不是人闯入它们的领地,威胁到它们的安全,从来不主动攻击人。

    秦元的北面印着“壹圓”两个正楷阳文字,在下方还有一行弧形的小字,内容为:大宋绍兴四年复兴军监造。

    秦州镇抚使司衙门首批对外发行的秦元总数并不多,只有十万枚,一枚折合含金量为九成的黄金一两,也就是十万两黄金。

    如果折算成市面上的铜钱,大概是一百二十万贯。

    由于西北各路部队在对金国和伪齐的战争中,已经连续四年不曾吃过败仗,所以黄金兑换铜钱的比例开始下降。

    这是好事情,说明西北和西南民众对于官府和军队有信心,可以安心的从事各行各业,自然可以创造和生产出更多的物质和财富。

    秦州镇抚使司的铸币厂设在一处非常秘密的地方,除了复兴军中资格极老的战士,绝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天云寨虽然只能容纳五千多人定居,但在复兴军的地位依然无法取代,甚至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复兴军用来铸造秦元的黄金,部分为自己人在山中开采而来;部分是分田地,斗土豪时抄没而来;还有一部分则是与西夏方面进行交易而获得。

    复兴军有一支秘密的探矿队,人数一直在增加,主要任务就是对吴岳山、秦岭、小陇山和大陇山进行地质勘探,找寻各种重要的矿产。

    他们并非盲人骑瞎马一般胡乱地在山中转悠,而是有一个大大致的方向和范围,因此成功率并不低。

    能够自己秘密的生产黄金,还有伴生的其他各种矿产,这是复兴军非常重要的依凭,也是复兴军敢于公开发行金元的底气所在。

    至于用神仙膏从西夏那边换取金银珠宝和各种珍贵药材,则是复兴军最近才开辟出来的一条秘密商路。

    所谓的神仙膏,便是用鸦果制作的一种黑色膏状物了。

    兴荣商行在蜀中大量收购鸦果,自然不是为了囤积起来自己使用,而是将其中部分作为镇咳、止痛、麻醉的药物来使用,另外的则出售给高原上的吐蕃人、西北边的老邻居党项人和长安城内的女真人。

    用神仙膏这种慢性毒药来祸害自己人的事情,秦颂这辈子都不会去做,复兴军也绝对不会做。

    秦元属于真正的良币,虽然发行的数量不大,但一经投入市场,便引起了关中、汉中和蜀中的强烈反应。

    尽管要用十二贯到十三贯的铜钱才能换回一枚秦元,但闻讯前来兑换的民众还是排起了长龙,搞得兴荣商行在各地负责分销的管事痛并快乐着。

    最好的货币,就是集商品属性与一般等价属性为一体的实物货币,因为这样的货币持有风险最低,不怕政权的更迭,不怕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也不怕断电数据清零。

    复兴军制造出售的秦元,本身就是一种紧俏的商品,所以家中有余钱的都会想办法换一、两枚回来。

    若干年之后,这批绍兴四年秋天发行的秦元,在文玩古董市场上被炒到了天价,金币圈内的收藏人都亲切的称其为“熊猫钱”。

    这是后话,且说复兴军拿着优质良币去市场上置换劣币回来,难道是在做公益事业?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发行秦元的同时,兴荣商行也在不断的通过各种大宗交易回收秦元,虽然最终回收的比例不到六成,但因为有持续的黄金补充,所以不用担心市面上的秦元越来越少。

    消失的秦元,要么被别的商家囤积了起来,要么被有心人当成传家宝藏了起来。

    从发行秦元到回收秦元,再到补造秦元,然后重新投入市面进行流通,看似没有增加多少数量,但实际上在汉中和蜀中的市场上形成了流动性,这样就可以刺激民众增加各种商品物资的产量,也就是财富的增加。

    兴荣商行是秦元的唯一分销商,这种独门生意,别的商家就算开出再高的价格,也抢不走。

    复兴军是兴荣商行的最大股东,占股六成,兴荣商行每此交易,都在为复兴军创造利润和财富。

    蜀中,成都,鸦果种植大户张仁愿,三年前还是流窜在街巷之间的乞儿,如今却身穿绫罗,腰挂美玉,骑着北地骏马,俨然成了成功人士。

    第一年,张仁愿受了好友施柱子的指点,拿着买福利彩券中了头奖的钱进山承租了两片山坡,然后在山中埋头种植鸦果,当年便获利。

    第二年,张仁愿用赚到的钱扩大种植面积,雇了更多的人来帮他看管,到了年底收入翻了两番。

    今年,张仁愿的鸦果园到了高产期,他将满屋满屋的鸦果卖给兴荣商行的收购人时,换回来了金灿灿的一百零六枚秦元!

    张仁愿距离腰缠万贯,只是时间问题了。

    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用黄金做的钱,但是张仁愿打心眼里喜欢,因为只需要一个鹿皮口袋,他就能将这笔财富装在身上,然后哪里都能去得。

    当时,负责收购的那位管事问他用铜钱、钱引、茶引、盐引还是秦州新发行的秦元进行支付时,张仁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秦元。

    因为,那个管事特意说明,秦元是兴荣商行在独家向外销售,为了奖励跟兴荣商行有长期良好合作的商家,可以不限额地进行兑换。

    兴荣商行的良好信誉让张仁愿看好秦元,所以他就把卖鸦果的钱全部换成了秦元。

    张仁愿和那位商行的管事可能都不会想到,他们经手的这一批鸦果,经过加工之后,最终卖到西边和北边之后,能给兴荣商行带回来五百枚秦元的收益……

    独门独家的垄断生意,就是这么赚钱。</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