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四百零八章 牝鸡司晨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百零八章 牝鸡司晨

    秘密会见杨怀敬的人,是保靖军的长史赵逵。卡Kа酷Ku尐裞�Whttp://.shanjue

    陶氏商铺确实是陶德旺的私人产业,但他家库房内堆积的巨量商货却不是私人产业,而是保靖军的。

    陶德旺是保靖军放在明处的一个联络人,如果没有保靖军的支持,他现在还是汉源城里面的那个卖杂货的小商贩。

    这已经是赵逵与杨怀敬的第三次见面,两人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内见过两次,既有生意上的往来,还有情报的交换。

    “已经查清楚了,跟北方女真人暗通曲款的不是世子的人,是老三和高家那边的人。”

    “你们国主的身体,很健康啊。为何几个儿子现在就开始争夺那个位置了?他就不敲打几下?”赵逵露出不解的神色。

    从大理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段正严的身体一向很好,估计活个七八十岁都不是个事,他今年才五十二岁,虽然几个儿子都已经成人,但想要在短期之内接班,那是不可能的。

    杨怀敬解释说:“国主现在开始醉心于研究佛法,国事基本上都交给了高家人来打理,世子的性格有些敦厚,不喜欢与人争抢,结果便让其他几位王子看到希望。至于说敲打那几个,国主的意思是再看几年,只要他们没有闹出不可收拾的乱局,就由着他们窝里斗。”

    赵逵点点头,然后把脸一沉,冷冰冰的说道:“你们国主想通过养蛊的方式来选接班人,但不该拿我大宋作伐!三王子和高家某些人暗中与金国方面勾结,意图在我大宋西南地区挑起争端,这事又该如何清算?”

    看着面前这张年轻的脸庞,杨怀敬却生不出半点轻视的心思,他就知道这次没那么容易过关。

    保靖军的长史,没有好糊弄的。

    第一任长史,如今已是大宋皇帝身边的宠臣,听说那位正当壮年的皇帝,对秦颂差不多是言听计从,从来没有反驳过。

    关键,他还是保靖军第二任长史,也就是赵逵的老师!

    赵逵问的每一句话,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秦颂的意思。

    如果大理方面不能给赵逵一个满意的大富,用不了多久,秦颂就能知晓,只要他在大宋皇帝跟前顺嘴提上一、两句,三王子就得死!

    大理的国主,只是王。

    大宋的国主,却是皇帝。

    就算大宋被金国打得狼狈不堪,甚至丢失了北方大片国土,但现在的大宋依然有八千多万人口,足足是大理国的十倍!

    杨怀敬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斟酌词句,回答说道:“此事,错在大理一方,我们绝不敢推脱。只是,三王子受了高家某个野心之辈的蛊惑,所以拎不清大宋与大理的君臣关系,因此才会做出令人厌恶的事情。”

    “所幸,保靖军明察秋毫之末,将坏事早早的便扼杀于萌芽之中,也避免了大宋与大理的交恶。只要保靖军愿意网开一面,放过三王子殿下,我们一定会尽力进行补偿。”

    赵逵点点头,对杨怀敬的这番说辞表示认可。“按理说,保靖军不该插手贵国的内部事务,但我们距离大理国实在太近,大渡河又不是那么宽,所以才对损害两国友好关系的事情保持警惕。”

    “鉴于贵方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本着惩前毖后的原则,我代表保靖军提两点要求。第一,严厉申饬三王子及高家人,比如将三王子每月的例钱减少三分之二,让他以后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再想争夺王位的好事!”

    “第二,以后贵国通过黎州商路与大宋进行的交易,全部由保靖军和兴荣商行负责,交易以黄金进行结算,不再以物易物!”

    赵逵一张嘴,就把大理三王子直接踢出竞争王位的队伍,而且砍掉了他三分之二的月供,实在是够狠。

    至于今后交易用黄金进行结算,杨怀敬倒是觉得挺好,大理国并不缺黄金,有时候经常将黄金赐给庙宇,让僧人们给佛像重塑金身。

    “赵长史,经过此事之后,三王子自然是没有资格竞争王位了,因为若是大宋不点头,将来不颁下敕封的国书,新王就无法登基。只是,这个例钱能否少砍掉一些?三王子断了念想,今后只能做个富家翁,钱太少,恐怕养不活他府中那么多人。”

    “那就砍掉一半吧!不能再多了,我们没有追究他的罪责,留他一命,保全段氏尊严,已经是仁至义尽。”

    “多谢赵长史成全!”

    解决了最麻烦的这件事情之后,两人的谈话便轻松起来。赵逵的学问功底很扎实,自幼便擅长与人交谈,杨怀敬走南闯北多年,也是见识不凡。

    “杨管事,听说你们大理那边全民崇佛,我好奇的是在大理密宗寺庙吃香,还是禅宗寺庙吃香?”

    赵逵是儒生,接受的是“敬鬼神而远之”的教育,所以对于释家并没有盲目的虔信,因此问杨怀敬这个问题时,语气比较诙谐,话说的很有趣。

    凡是寺庙,都希望香火旺盛,用“吃香”来形容,一语双关,显露出赵逵的年轻人心性。

    杨怀敬想了想,回答说:“不能一概而论。大理城往东、往北,主要是以中土禅宗的寺庙为主;大理城往西、往南,则以藏传的密宗寺庙为主。除了释家,其实有不少寨子敬奉的是他们自己的神灵和图腾,有的还挺邪门。”

    赵逵随口又问了一句:“用黄金塑造的佛像,除了看上去更加的耀眼,难道真的要比用泥巴和木头塑造的佛像更加灵验吗?”

    这个问题,对佛祖似乎有些不太尊敬,但杨怀敬并非出家的僧人,他见过太多一面虔诚拜佛,一面却做着坏事的人,所以对赵逵的问题并不觉得难堪或者刺耳。

    “佛在心中。佛祖是为了度化众生才出世的,众生却用贿赂的手段来对待佛祖,这是南辕北辙。就我个人而言,并不觉得金佛会比泥佛或者木佛更加灵验。”

    赵逵露出赞许的表情,“杨管事此言,甚善!”

    复兴军那边现在需要黄金,属于来多少要多少那种。赵逵想通过杨怀敬这条线,从大理国往回来搞黄金,而大理黄金最多的地方就是各处寺庙,还有一些封闭的寨子,也经常囤积着惊人的金块。

    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徐徐图之。

    虽然跟秦颂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赵逵现在的行事方式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像秦颂。

    他觉得佛祖太忙,顾不上天下芸芸众生的悲苦,想要世人过上好日子,还得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杨怀敬提出要陪段郡主和沐家千金在蜀中游览,赵逵表示支持,承诺派出一队士兵改换便装进行保护。

    多游览一下大宋的名胜也好,让这些大理的王孙贵族们深刻感悟大宋的实力,省得他们心存幻想。

    第二天,陶德旺将商队所有人集合起来,告诉他们需要在黎州停留一个月,不需要干任何事情,管饭,工钱照付。

    如果有人想挣点外快,那就主要跑一跑汉源城到木逵城的短途,但要保证一个月之后必须在汉源城等着。

    商队众人,对于这种好事自然是求之不得。

    陶德旺安排好商队,然后陪着段若清和沐云霞前往第一处名胜——峨眉山。

    有一支二十人的卫队跟在三人后面,虽然换了便服,但都带着武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惹不得。

    一百五十多里的山路,虽然有些崎岖难行,但好在天气晴朗,微凉不寒,因此行走在尚未变得枯黄的山间时,倒也让人有种访幽寻古的野趣。

    杨怀敬虽然来过几趟大宋,但一直在办正事,所以也没有到过峨眉山。

    当三人经过一番辛苦,来到万年寺,看到那尊高达两丈的普贤菩萨铜像时,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铜会生锈,因此佛像的外表有青绿色的痕迹,但并不会影响佛像的庄严恢弘,相反还平添了几分沧桑与神圣气息。

    三人依次进香,然后跪在佛像脚下,闭着眼睛祈祷和许愿。

    从万年寺出来,走在通往金顶的道路上,忽然有一面像是被巨人用大斧劈砍出来的陡直崖壁,崖壁上刻着一行行字迹。

    身为大理段氏后人,段若清自幼便接受汉文教育,所以对崖壁上的字可以清楚的吟诵出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居然是秦颂当年在蜀中所做的那首《正气歌》。

    “唉,秦辅仁的《正气歌》写的好是好,可惜只有半阕,这都几年过去了,也不见他将下半阕补上,看来也是江郎才尽了!”

    三人之后,有个评价的声音响起。

    为了行路方便,段若清和沐云霞还是男子装扮,听到此言,段若清转身,对不远处拿着一把青竹折扇正对石刻指指点点的书生呵斥道:“像你这种不学无术之辈,也配评论大宋读书人的榜样?”

    那个士子被段若清骂了一句“不学无术”,顿时脸色变得铁青,冷冷地打量了段若清几眼,然后用讥笑的口吻说道:“如果说我是不学无术,那你岂不是牝鸡司晨?你该不会是心中暗恋秦辅仁,所以容不得别人说他的不好吧?”

    段若清知道牝鸡司晨是啥意思,她本来不想惹事的,但面前的浮浪子竟然说她暗恋秦辅仁,这让她很是难堪,尤其是沐云霞还在场。

    只见段若清忽然抬腿,照着对面白衣士子的肚子上就是一脚,直接将其踹得往后仰到,差点掉落悬崖。</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