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四百零七章 郡主出游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百零七章 郡主出游

    西南,大渡河南岸的渡口,一支商队正在组织登船,目的地是河北岸的汉源城。卡Kа酷Ku尐裞網免-费-首-发→【追】【书】【帮】

    按照当初大宋与大理形成的协议,两国以大渡过为界,河的北岸为宋朝疆域,河的南岸为大理疆域。

    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

    大宋立国之初,后蜀降宋,国土便与大理国接壤。大理国派建昌城守将到成都祝贺,主动表达修好的意愿,宋太祖认为大唐的灭亡是由南诏导致的,因此不想再与大理国来往,便随手拿着手中把玩的玉斧,沿着大渡河画了一条线,以示与大理国隔江而治,从而使大理国既不能攻打大宋,也无法向宋朝称臣,这就是“宋挥玉斧”的由来。

    大理现任国主段正严登基后,努力加强与大宋的关系,两国经过二十多年的相互走动,关系已经比当初友好了许多。

    所以,经过大渡河前往宋朝西南经商的大理商队络绎不绝,只要不是发洪水和极端恶劣天气,来往于两岸渡口之间的船只能把江面遮得严严实实。

    正在上船的这支商队,背景很硬,是大理王室内府库派出的。领队杨怀敬已经来往于成都城与大理城好几次,算得上是老把式。

    “马匹和商货分开装,这样不怕马惊了之后弄翻船,货物沉没。”杨怀敬对身边两个皮肤白净的后生小声的解释。

    一个大眼睛、挺鼻梁的后生开口问道:“马若是从船上落入河中,还能救上来吗?”

    这个后生,模样长得俊俏,说话声音也娇滴滴的。卡Kа酷Ku尐裞網

    “马会凫水,万一落船,它会跟着木船斜着游到河对岸。发洪水的时候,两岸的船只全都被拖到岸上,停止摆渡,所以也不会有马落水的事情发生。”

    另外一个肤色微黑的后生问杨怀敬:“听说宋朝的成都城,比咱们大理国都大理城还要大上许多,也更加的繁华热闹?”

    杨怀敬点头说:“确实如此。从秦代开始,成都城便是远近闻名的大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后,成都平原便成了一座大粮仓,每年产出的粮食,足够养活咱们全大理的人了!”

    “既然成都如此富庶,当初大理为何不趁唐末藩镇割据的时候,将整个成都平原占了过来?”皮肤黑一些的后生追问道。

    杨怀敬摇头苦笑,解释说:“就算后蜀偏安割据的时候,以咱们大理的国力,也是打不过的!如果当时出兵了,惹怒宋朝,大理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了宋朝的疆土。”

    大眼睛高鼻梁的后生点点头,附和说道:“确实是这个理。汉朝的时候,整个大理都是大汉的疆土。后来东汉军阀混战,蜀汉刘备只是占据了蜀中和汉中的土地,丞相诸葛亮便出兵攻打南中,将各洞各寨全都收服。那时候,大理国现在的疆土便归于蜀汉管辖。”

    这三人小声聊着天,说的是西南官话,口音跟蜀人相差不大。

    商队的人、马、货全部装载完毕,艄公喊一声悠长的号子,用撑杆使劲一戳码头,船队便缓缓移动,想着大河的对岸驶去。

    顺利过河,登上北岸的渡口,便算到了宋朝境内。卡Kа酷Ku尐裞網

    一支保靖军的士兵正在检查商队携带的货物,他们脸色严肃,眼睛锐利,动作麻利,但并不会故意损坏商货,只要确定没有携带违禁货物过来,便立即放行。

    河南岸也有类似的驻军,但军纪却不如北岸的宋军,有时候还会向宋商索贿,只要掏了钱,他们便会睁只眼、闭只眼。

    杨怀敬拿出钱袋,走到缴税的屋子里,按照他携带的货物数量和马匹数量,向税吏缴纳了一笔不算多也不算少的税金,拿到完税凭证,便带着商队往汉源城赶路。

    “杨管事,黎州这边的治安状况如何?路过的各个寨子不会再拦路收钱吧?”

    杨怀敬摇头说道:“前几年有些乱,偶尔会有山贼和路霸冒出来抢掠勒索,几个寨子也不安分,总是欺负咱们大理来的商人。自从保靖军进驻黎州之后,便开始大力整顿黎州境内的秩序,如今大大小小的寨子都被收拾服帖,山贼盗匪更是绝迹。”

    “保靖军竟然如此厉害?他们如何对付这些土著少民的?”大眼睛后生有些好奇的问道。

    “嘿嘿,保靖军何止是厉害,他们的主将是从西北战场上调过来的,跟金国人和西夏人打了许多年的仗,被人称为小吴帅,那是非常厉害的狠角色。小吴帅有个兄长,被称为大吴帅,曾经两次只用不到两万的兵力,便击败了金国十几万进攻的部队!”

    黑皮肤的后生忍不住插言说:“金军如此怂包?十几万人干不过宋军两万人?”

    杨怀敬正色说道:“你错了,金军可不是怂包!辽国是被金国灭的,宋朝的国都开封也是被金军攻破的,当初二十几万最勇猛的宋军在陕西北面与八万金军对阵,结果宋军大败,损失惨重。”

    “哇,金军如此厉害,幸好有宋朝帮我们顶在北面,不然大理就要遭殃了!”黑皮肤的后生用手抚着胸口,看起来有些娘娘腔。

    傍晚的时候,杨怀敬率领的商队抵达汉源城,守门的士兵检查了完税凭证之后,便放商队入城。

    不需再次缴纳进城费,也不用贿赂把守城门的士兵。

    杨怀敬没有带着商队去投店住宿,而是直接来到了城中一家名为“陶氏商货”的门店,直接面见掌柜陶德旺。

    “哎呀,杨管事来了,快里面有请!”陶德旺热情地招呼着杨怀敬,顺便拿眼睛扫了一下跟在陶德旺身后的两个年轻后生。

    进了店铺后院,双方坐下来,开始进行商业上的交流。

    “陶掌柜,按照上次我们的约定,我已经把你列在单子上面的货物保质保量的运过来了,待会你可以亲自去验货,保证没有一袋是残次品。”

    “咱们做买卖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你杨管事的信誉,陶某还是信得过的!你们需要的货物,我这边半个月之前已经准备就绪,全都码在仓库里面,随时可以进行交割。”

    “杨管事,我想去参观一下库房。”大眼睛的后生忽然开口说道。

    杨怀敬有些无奈,转头对陶德旺说道:“陶掌柜可能也看出异样了,明人面前不说假话,这位是我大理国主膝下的段若清郡主,另外一位则是木逵城城主的掌上明珠沐云霞,这次两个女娃子非要缠着我来大宋这边游览,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陶德旺露出恍然的表情,“原来是段郡主和沐小姐光临本店,真是荣幸!既然段郡主有兴趣,那便随陶某到库房内走一圈吧!”

    随后,陶德旺喊来店里面的二掌柜和跑腿的,让他们去前院验收货物,自己则手挑灯笼,领着杨怀敬三人走过一道放火的巷子,来到青砖黑瓦的高大库房门前。

    看守库房的是两个身材健硕的壮汉,腰间挂着刀,一看就是会武艺的熟手。

    打开库房大门,里面并没有扑面而来的霉味,反倒是有一股混合的香味。

    这种按照“三防”标准修建的库房,不仅防火、防盗、防潮,而且时刻保持通风,阴雨天气时还通过地底埋设的加热陶罐进行烘干除湿。

    “这一片的箱子里面装的是各种调味料,有豆瓣酱、草果、会向、八角、花椒……”

    “这一片的箱子里面装的是上等的白砂糖,出自青神陈家,虽然价格昂贵,但市面上一直脱销。”

    “这一片的箱子里装的是成都书局印刷的各种书籍,包括你们大量采购的佛经。”

    “这一片的箱子里装的是蜀绣和蜀锦,库房里面昏暗,看不太清楚。若是大白天放在太阳底下,就能看清蜀绣和蜀锦有多么华美!”

    陶德旺带着三人将偌大的库房转了一圈,等出来的时候,包括杨怀敬在内,三位从大理来的客人,全都沉默了。

    实在是有点打击人啊!

    陶氏商铺仓库里面的各种待出商货,品种虽然没有大理王室内库丰富,但数量却超出一大截。

    这只是汉源城内的一家商铺而已,整个蜀中像这样的商铺,还不知道有多少家呢!

    为了活跃气氛,陶德旺对杨怀敬建议说道:“若是杨管事不急于返回大理城,不如给商队的人放个假,你们三位轻车简从,顺路把蜀中有名的景致游览一番,然后再去成都城耍上几天,正好满足段郡主和沐小姐的愿望。”

    段若清顿时眉开眼笑,在旁边不停的点头。“对,陶掌柜的建议最好了,我要去峨眉山、青城山,我还要去浣花溪、杜甫草堂和青羊宫!”

    杨怀敬瘪了瘪嘴,拉长一张脸,没能说出一个“不”字。

    郡主这次是因为闹情绪才出来的,若是不能让她玩爽了,回去还得折腾。

    陶德旺在附近的酒楼里面设宴,为大理客商接风。酒足饭饱之后,将他们送入保靖军在汉源城内开设的宾馆。

    等郡主和沐家女子进了房间,渐渐的没有说话声音之后,杨怀敬从隔壁的房间里面轻手轻脚的离开,来到另外一个院子。</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