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官大七阶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官大七阶

    当杨政亮出自己川陕宣抚使司副都统制的身份后,事情顿时变得了许多。卡Kа酷Ku尐裞網免-费-首-发→【追】【书】【帮】

    宗县令判被告一方赔偿受伤的蒙家二公子一百贯汤药费,事情就算结束。

    没有所谓的道歉,没有所谓的让家长来领人,这事甚至都不会出现在峨眉县发生的案件卷宗之中。

    蒙家人也没有吭声,捏着鼻子认了,然后抬着受伤的蒙仲云离开了县衙。

    西军吴帅有左臂右膀,其中左臂便是性格稳重,善于防守的杨政。凡是杨政驻守的关隘和城池,金军从来没有攻破过。

    杨政的身份,实在太敏感了,谁敢把他塞进牢房里面,谁就会倒大霉!

    事情的真实起因和经过,当事人心里面都很清楚,如果仅仅因为蒙家人挨了别人一脚就要舍了全部的身家与人拼命,估计蒙家灭族已经好几次了。

    川陕宣抚使司副都统制是从三品的实权武官,级别仅比吴玠的都统制从二品低了两级。

    峨眉知县的级别是正七品,听起来似乎很低,但宋朝实行的是九品十八阶,正七品下面还有五阶,而就算是最低级的从九品,也是官员,而不是吏员!

    文贵武轻,重文抑武,这是宋朝从立国开始就形成的官场潜规则,但现在是宋金交战的对峙期,武官的地位并不比文官低,尤其是特别能打的武将,朝廷都得小心翼翼地安抚和迁就着。

    以杨政在历次对金作战中立下的功劳,就算在峨眉山上一口气杀光蒙家二公子和随行的家丁,事后都不用抵命,顶多被罢官丢爵,但用不了多久,他又可以凭借新立的战功再次官复原职。卡Kа酷Ku尐裞網

    从峨眉县衙出来,段若清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心里忐忑不安。

    完了,完了。

    自己当时那点小心思,肯定被姓杨的这位将军看出来了,人家只是脾气好,一直闭口不提而已。

    走到无人的地方,杨政停下脚步,面色平淡的对三人说道:“你们的身份,迄今为止,并未暴露。但是,事情不会如此结束,这些江卿世家既然出手,肯定没有如此简单。”

    “在峨眉山上,段郡主算是利用了我一次,但后面的事情其实跟你们无关,反倒是这场意外冲突,让我看出了有人意图染指黎州的心思。”

    “所以,我就不跟你计较你利用我的事情。但是,你们现在恐怕是无法继续在蜀中愉快的游览了,为了避免身份暴露之后各种不确定的麻烦,我建议你们马上返回大理!”

    杨怀敬向杨政躬身行礼,感谢说道:“今日之事,多亏杨将军仗义出手,不然麻烦的很。此恩不言谢,待来日,大理段氏必有厚报!”

    杨政点点头,受了一礼,说道:“我派人送你们回汉源城,你们离开之后,我会继续留在此地,等见过蒙家的家主之后,我再返回。”

    三人于是不再停留,在十名亲兵的护卫下,快速返回汉源。

    青衣江上,两只客船顺流向东南方向行驶。

    大一些的客船上面,蒙仲云发出不甘心的吼叫声:“为什么?为了家族,我生生的受了重伤,如今却拿着一百贯汤药费像条落水狗般返回眉山?”

    蒙仲云的二伯,有些心疼地看着侄儿,安慰说道:“你受的苦,家族肯定不会忘记!这次的情况,实在有些出人预料,如果不是那个姓杨的贼配军忽然亮出身份,宗茂实绝对不敢如此草草结案。你应该也想得到,县衙里面没有谁敢将杨政关进牢房里面,而他只要在,那三个身份来历神秘的外乡人,就不会有事。”

    “二伯,咱们就任凭这些粗鄙武夫欺压在头上不吭不声吗?大宋的国策是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不是君王与贼配军共天下啊!”蒙仲云有些委屈的说。

    “现在的局势不太平,朝廷需要武夫替我们卖命守国门,等宋金达成和谈,南北分治之后,就是这些贼配军们倒霉的时候。他们现在有多骄横嚣张,到时候就会有多么倒霉和凄惨!”

    青衣江和大渡河都是岷江上游的支流,中间夹着峨眉山,驾船顺着青衣江向东,不久便汇入岷江,而眉山则在岷江的上游。

    龙游、青神、眉山、彭山、广都、成都,这些地方都在一条江上下游的不同位置。

    杨政住进了官驿之中,耐着性子等了五天,没有等到蒙家的家主,于是他派人去给宗知县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带着亲卫返回汉源。

    既然蒙家人不想和解,杨政也不会强求,机会只有这一次,是蒙家人看不清楚形势,以后倒霉的时候,就怪不得别人。

    真以为江卿世家的身份多么吓人?

    开封城破的时候,皇帝、贵妃、大臣,全都像猪羊一般被金人塞进木头笼子里面,然后押送到了北方。他们的身份难道不如这些魏晋余孽更加尊贵?

    洛阳城和长安城破的时候,多少世家大族灰飞烟灭?西北种家那是多么令人敬佩的家族,文武全才,将门宰相,最后如果不是迁移到汉中,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了历史。

    对于见惯了生死大战的杨政而言,他是真的不把世家大族当一回事情,如果有机会的情况下,他并不介意带着大军给所谓的世家们好好的上一堂灭门大课。

    如果不是他们这些将身家性命置之脑后的武人顶在最前面,再多的世家大族,在金军眼中,都不过是一群养得肥胖的牲口而已。

    杨政回答汉源城时,杨怀敬等人已经带着满载的商队回了大理。

    杨政与关师古、赵逵和黎州知州芦迁聚于保靖军的大营内,商议事情。

    “我虽然来黎州的时间不足一月,但一圈走下来之后,也能看出来黎州如今有多么富庶,这都是芦知州治理地方的功劳。”杨政顺手把一顶高帽子送到了芦迁的头上。

    “杨将军谬赞啊,若无保靖军,何来今日的汉源城和黎州!”芦迁心里高兴,但嘴上还是很谦虚的。

    “峨眉发生的事情,看似一场意外冲突,但后来对薄公堂,已经变了味。我觉得有人眼红保靖军在黎州能够得到的好处,有向保靖军下手的意思,不知诸位如何看待?”

    赵逵接到杨政的提醒之后,便立即约束部队,然后派出眼线密切关注黎州各处,防止不受控制的意外之事发生。他也觉得事情很不正常,便将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保靖军最初也是外来户,若非秦翰林当时运用策略迅速将各个寨子、部落团结起来,结成了互信互惠的联盟,大理国经过黎州这条商路进入蜀中做买卖的商队可能还没有现在的一成。”

    “黎州没有被开发起来之前,大理的商队主要穿过虚恨部的地盘,然后在嘉定府靠近虚恨部的大渡河大拐弯的上游摆渡进入大宋境内。”

    “汉源城内建设了集贸市场,直接把成都的商货运到了距离大理最近的地方,所以很多大理商队宁可选择在汉源城内进行交易,也不愿意走更远的路程前往成都。”

    “保靖军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击黎州境内的黑恶势力和不安分的寨子,如今汉源城内夜不闭户,治安情况比成都还要好,这也是大理商人愿意选择来汉源交易的原因。”

    “综上所述,黎州这些年的发展,不仅富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抢了别人的利益,尤其是隔壁的嘉定府、以及通往成都的眉州和隆州。”

    “如果我是江卿世家的谋主,想要从汉源争夺好处,绝对不会建议搞垮汉源,而是想办法弄走保靖军,然后再将黎州知州换人,这样就可以将丰硕的果实全部收入囊中!”

    “所以,我完全赞同杨将军的看法,有人要对保靖军动手,还有人会对芦知州动手。”

    赵逵说完后,几人都陷入沉默,思考着对策。

    关师古恶狠狠的说道:“我是个粗人,想不出来太多的花招,但若是需要人带队动手,需要人背锅,你们只管交给我来,保证不会放过一个!大不了,杀光这些狗日的之后,我再去吴帅身边做个小卒子!”

    杨政有些无奈,这厮也真是敢说,虽然芦迁现在跟保靖军是一条线上的,但你丫的作为堂堂正牌将军,怎么可以当着文官的面说要杀别人全家甚至是全族呢?

    芦迁假装没有听到,和稀泥说:“这事呢,还没到那么严峻的时候。咱们既然已经有了警惕,那些人想要得手就没那么容易。以我之见,还是先派人尽快去临安一趟,把黎州现在的情况详细的向秦翰林汇报一下,让他给个方向。那些人就算手再长,没有个一两年功夫,也是无法撼动保靖军在黎州的地位。”

    “芦知州这个建议稳妥,派人走水路出川,一个月之内便可以抵达临安。赵长史辛苦一下,抓紧时间写信,争取赶在过年之前,把消息送到秦翰林手上。”

    “为了防止有人故意针对保靖军做一些小动作,近期要严格管控部队,加大巡查的力度,尤其是城门、关卡、渡口这些位置。知州衙门这边尽量多安排一些快班和捕手四处游动,发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快速解决。”

    杨政一锤定音,众人分头行动。</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