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卿卿> 第10章 嘉月(10)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10章 嘉月(10)

    老郡王妃撂下这番话后,便自与旁人说笑,再没赏给周夫人一丁半点儿眼神,明明白白地将“不喜”二字挂在脸上。

    若换做其他人,兴许还会看在周家的面子上,给周夫人留几分余地。可老郡王妃是谁?她是当今天子瞧见了都要敬重地喊上一句“皇婶”的人物,何尝需要委屈自个儿,让着那连外戚也称不上的周家?更不必提那依仗周家权势欺人的周夫人了。

    在座的诸位夫人皆是人精,见老郡王妃不喜,说话时也不捎带着周夫人了。

    若真要计较起来,老郡王妃此举,还正合了诸位夫人的意——

    周夫人原不过是农家村妇,纵然如今披金带银,一衣一食皆比着贵家夫人们来,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不过照着描个样儿,刻进骨子里的习气,总是难改的。

    若只单单举止粗俗,那也罢了,毕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养,偶尔言行失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偏生周夫人为人刻薄,最爱生事,平日说话也总是阴阳怪气的,倘或与人争执起来,连贵夫人的仪态都能抛在一边,似市井泼妇与人争吵。

    然诸位夫人虽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周夫人,却也不轻易与周夫人交恶,平日宴席上遇见,还会端着虚假的笑脸与她寒暄一二。原因无他,实在是于骂人一道上,她们远没有周夫人精通。

    此番周夫人不知天高地厚,对着徐家娘子说些不着四六的话儿,得罪了老郡王妃与徐家,诸位夫人自是乐见,哪个会自找不快,为不得人心的周夫人解围呢?

    众位夫人的冷眼,叫周夫人心头火起,她早就觉得这些夫人们不是什么好的,只不过人前装着副端庄贤惠的样子,如今瞧她丢了脸,还不是像那起子小人一般,落井下石!

    周夫人心下正不平,又见周家的丫鬟探着脑袋在水榭外张望,没规没矩的模样刺得她眼疼,周夫人越发觉得,自个儿心头窝的火,像是遇着滚油,一下蹿得老高。

    她一瞪眼,那丫鬟便被吓得浑身一激灵,再不敢迟疑,悄悄地绕过屏风,走到周夫人身旁,低声说了几句话。

    也不知那丫鬟说了甚么,原还带着几分薄怒的周夫人,脸色渐渐变了,听到后头,竟失手连杯子都摔了个稀碎。

    滚烫的茶水从杯中飞溅,一点不落地浇在周夫人的衣衫上,她痛呼出声,引得众位夫人纷纷注目。

    毕竟是老郡王妃的好日子,周夫人屡生事端,作为儿媳的弋阳郡王妃岂能视而不见?少不得要问上两句的。

    周夫人只推脱说了句“茶水烫手”,便借口有事离了府,瞧她行色匆匆的模样,倒像真有甚么要紧事儿要办。

    徐晏卿漫不经心地抬眼一瞅,便料到是周三郎被羁押进官署里的事儿传到了周夫人的耳朵里,如今这急吼吼的,不过是怕她的宝贝儿子在牢里被不识相的人欺负了,赶着去找承恩侯捞人呢。

    她素来是瞧不上周家的,连宫中那位常被陛下夸赞“贤良婉顺”的周贵妃都入不了她的眼,遑论这言语粗鄙、小肚鸡肠的周夫人了。因此只略略瞧了一眼,便移了目光,自与秦文茵说话。

    爱拨弄是非的周夫人走了,水榭里的气氛才真正热络了起来,且不论甚么真情假意,光从明面儿上看,倒是称得上宾主尽欢的。

    “老祖宗,云韶坊的乐人已经来了。”有下人禀道,她口中的老祖宗便是老郡王妃,为与如今郡王府的女主人区分开,底下人皆称呼老郡王妃为老祖宗。

    “好,好。”老郡王妃笑着应道,挥退下人后,便有夫人笑着道:“听说前些日子,云韶府新排了一处《集羽》,颇得圣人喜爱。今日托您的福,也叫咱们开开眼。”

    前朝皇帝不思朝政,在位期间,不仅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还耽于享乐,日夜传召乐伎舞姬,声色犬马,昼夜荒淫。传闻那是京中百姓夜里还能听到从禁宫传来的靡靡之音。

    政权更迭后,宫廷市井里的奢靡风气倒是收敛了不少。只是如今海清河晏、国富民强,处处都是升平气象,观赏歌舞便成了上至皇帝下至黎庶闲暇之余的消遣。

    云韶府便是被放置于禁宫之中司掌歌舞的地儿,向来只为秦氏皇族所用,某种意义上,亦可作身份的象征。

    那夫人言语中颇有讨好之嫌,却不至于谄媚,叫人生厌,分寸拿捏得正正好。好听的话儿谁不爱听呢,老郡王妃便笑道:“不过圣上眷顾罢了。”

    说话间,云韶府的魏大家便由下人引至水榭,她先朝老郡王妃行了礼,道了贺词后,方道:“为贺寿诞,府上新排了《千秋岁》,今日献上,聊表心意,还盼您能喜欢。”

    客套话说完,魏大家便领着乐伎在水榭旁的回廊前落座,而后绕至屏风后,抬手轻拍两下,水榭内便充盈着丝竹之声。

    不过几息,便有舞姬从屏风两侧鱼贯而出,脚步轻快,身段袅娜,水袖如流云抛掷,缠在腕间的铃铛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融入乐声中,便平添几分欢愉。

    “倒有几分巧思。”徐晏卿如是道。秦文茵知她一向挑剔,轻易不夸人,便揶揄道:“能得徐娘子这一句夸,云韶府的人便不虚此行了。”

    徐晏卿是被她打趣惯了的,闻言只轻飘飘地瞧了她一眼,哼笑道:“且让你一回。”

    秦文茵亲自拿了一碟剥好的石榴,推到徐晏卿那边,做出个承让的样子来,嘴上笑道:“多谢徐娘子宽宏。”

    *

    老郡王妃的寿宴还算完满地结束了,除却周夫人突然告辞这个小插曲,倒没出别的乱子。

    寿宴结束后,老郡王妃还留徐霁卿兄妹叙话,无外乎是些生活上的琐事,并没有甚么特别的,却无不彰显着长辈的关怀,叫徐晏卿心头一暖。

    “近来有一事,我估摸着你们也知晓了。”老郡王妃捧起茶盏抿了一口,又道:“陛下已拟旨,令各藩王世子进京,参加今年的中秋宫宴。”

    徐晏卿微怔,她虽从秦文茵口中获知陛下令诸王世子入京的消息,却并不曾料到,老郡王妃竟愿意主动提起这一茬。

    诚然老郡王妃待他们兄妹二人极好,但终归两家立场不同,即便再如何亲厚,对政事这样敏感的话题,两家皆是默契地避而不谈的。

    徐霁卿只是俯身一揖,谢道:“多谢姨祖母告知。”

    徐晏卿见兄长依旧面无波澜,便知他对此事早已心中有数。也是,连蒋尚书都知道江夏王世子不日进京,徐家不可能不知道。

    老郡王妃慈爱地笑了笑,声音平缓:“圣人既有此意,你们还是早做打算才好。”她笃定徐家兄妹明白她的意思,并不多言。

    徐晏卿先得了秦文茵的消息,此刻便知,老郡王妃话里话外,都在暗指陛下有意在诸王世子里头择储。

    徐皇后一向对河间王青眼有加,隐隐有扶持河间王的意思,徐相对此并无异议。此番陛下有意立储,徐家或许会站在河间王这一边。

    可若要徐晏卿来说,河间王却不是甚么完美无缺的储君人选——他少失怙恃,便意味着在夺储之路上缺少有力支持;他还有个因为谋逆而死的父亲,虽蒙圣恩,承袭父亲爵位,得了个河间王的名号,但在一众藩王世子里头,身份着实尴尬。何况他并无甚么才名贤名,若不是身为皇亲贵戚,在这权贵多如牛毛的上京城里,也不过泯然众人。

    心事犹如乱麻,越理越乱,徐晏卿索性不去想了,左右凭她祖父搅弄朝堂的本事,便是储君之位落不到河间王头上,他们徐家也定然能在这场夺储风波里屹立不倒。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