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万历二十二> 第四十章 整治宁远卫下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十章 整治宁远卫下

    尽管大多数千户被戚金的杀鸡敬猴给吓到了,但是还是有几个背景不比李如玉差的千户,非常淡定。

    在辽东势族中,世代担任军事要职的世家大族影响较大,除铁岭李氏之外,还有辽阳韩氏、崔氏,义州马氏,前屯杨氏和宁远祖氏等。

    辽阳韩斌,成化年间曾任辽阳副总兵,其子韩辅任定辽中卫备御右参将分守锦义,次子韩玺任辽东镇守总兵,长子韩承恩任都指挥使,韩承庆任辽阳副总兵。辽阳崔胜,成化年间任定辽右卫指挥使后升都指挥使,其子崔鉴任开原参将,次子崔贤任辽阳副总兵,三子崔世武任都指挥同知。义州马云,原合肥人,洪武年间任龙虎将军、都督府都督镇守辽东,其四世孙马深弘治年间曾任义州卫指挥使、开原左参将。前屯卫杨照曾任辽东总兵官,其叔杨维藩曾任游击将军。

    “此次召集你们前来,一则我要开垦荒地,将土地封给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立功的士卒,二则我戚家军在朝鲜战场损失惨重,要重新幕兵,尔等须认真配合我派往各地的屯田官和征兵官。”

    听到戚金的话,原本安静的邸事厅登时变得吵闹,明朝在辽东的统治非常特殊,不设州县,“但立卫,以兵戍之”。辽东与中原地区不同,“非官而军,非军而官”。因此,辽东势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辽东势族大多是地主与军阀相结合,我们可称其为军事势族。利用手中的权势,兼并土地,盘剥地方,成为巨富。而现在戚金要幕兵,屯田这不是打在了各个势力的七寸之上。

    有些千户心中冷笑,戚金如此着急,碰到了所有人的利益,辽东的利益关系早就在这些年潜移默化中形成,戚金上来就想掀桌子,痴心妄想,他这个副总兵当不长。

    戚金深深的知道打个嘴巴还得给个甜枣呢,更何况动了辽东利益集团的蛋糕,但是征兵屯田事件刻不容缓,枪杆子里出政权军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征兵不容置疑。想让兵效忠,要做的除了严格军法和纪律严明。当兵吃粮天经地义,所以给士兵充足的粮响,甚至土地。所谓恒产者有恒心,这样的士兵才能爆发出更大的战斗力,更好的效忠戚金。

    所以戚金的解决办法就是。既然和辽东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必定要动他们的利益蛋糕,那么不如盘子扩大这样,虽然他们的占比少了,但是蛋糕多了,他们获得的远比以前更多。

    戚金说道:“我听说最近辽东成立了一个刘东商会,只要参与就可以获得纺织机和琉璃的制作工艺。诸位把握好机会呀。”

    话音刚落本就嘈杂的邸事厅轰地一下,仿佛炸锅了一般。众人的脸色从惊怒,到怀疑,再到最后的狂喜。仿佛四川的变脸极具戏剧性。难道办好此事,就可以加入商会?左右不过一些泥腿子,征兵就随他去吧!谁不知道东南戚家的纺织机织的衣服又快又好。纺织速度极快织出的衣服质量还好。

    如果得到纺织机的制作工艺,那还不是日进斗金。更何况还有琉璃的制作工艺,琉璃在大明朝一直是有价无市。价比黄金。如果能得到这个工艺跟直接造金子岂不是一样。

    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这么重要的工艺怎么可能拱手让人!

    作为整个辽东最大的豪商佟家的次子佟养文,一直很不服气他的大哥佟养性的,难道就因为他是长子就要什么都是他的吗?自己却只能被抛出来当个小小千户,这次得知新任副总兵戚金召集麾下所有千户所千户,佟养文觉得这是个机会,戚金虽然是戚继光的侄子,但是其并未受到多少戚继光的蒙荫,家中宗族都在江南在辽东的根基尚浅。无法收到家族宗族的助力。想要大施拳脚,丰其羽翼,正是招兵买马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家族的财力,此时过去必受重视。

    佟养文听见戚金的话后决定好好承办此事,务必给戚金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借机融入戚金的团体。(佟氏是辽东一个有名的世家大族,明末原在开原经商,后迁至抚顺。佟氏家族“雄资一方”并且“能役服其乡人”。后金政权建立后,佟氏中的佟养性即与后金政权相联系,秘密为后金政权输入明朝的禁运物资,被明朝边吏察觉,置于狱,逃出投奔后金。努尔哈赤妻以宗女,号“施吾理额驸”,并曾先后命其督办钱粮,总理“汉人军民诸政”,为后金在辽东战争中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日后

    从朝鲜战场回来的三千戚家军,收到军饷后,也收到了戚金的一条最奇怪的军令,要求总旗以上官员赴回家乡,军中诸位将官一时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家都是怕逃兵,返回家乡后一去不返,怎么将爷还要强制要求回家探亲呢!

    亲兵队官刘长兴本来不想回家,没想到将爷非要自己回去,还说什么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正好将自己的老母亲接到宁远城生活,买个丫头伺候老母亲,也让自己的一辈子没享什么福的母亲享受享受。

    一个平静的山村,隶属于宁远卫下署卫所,村里几乎全是军户,土地早就不在自己的手中,而是买给了刘百户,大多数军户都变成了他的佃户,一年到头难得能够吃饱,想吃顿饱饭都是奢侈,

    这天傍晚,家家户户冒起袅袅的炊烟,配合山村后面满山的竹林,给人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景,如果文人骚客看到了这充满了诗意的风景,说不定一篇传世的大作就要来了,可是文人骚客却总是选择性的忽视不好的东西,他们永远看不到那些山村中饥饿的山民军户。

    山村生活状态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农村妇女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扯闲篇儿就变成了这一天的保留项目,像往常一样,村里的妇女又在村头大槐树下开始了。

    一个身着黑色麻布叉裙的半老徐娘,边挑豆子边聊天,“生子娘,生子也快17了,也该给他取个媳妇了。”

    “老三媳妇,这不是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聘礼凑不齐啊!”一个老妪头发花白,满脸愁容地说道。

    老三媳妇挑出坏豆子放入另一个簸箕中,“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东借西凑总能凑齐了,大家伙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刚要回答老三媳妇的老妪,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看见了他们堡的百户点头哈腰的领着一位将官进入村口,神态恭敬。

    “快快快,看那个人,是谁呀?派头这么大要张百户亲自领着。”

    “可不是,哪回张百户来不是趾高气昂,迈着四方步鼻孔朝天。这回可算是遇到克星了。”另一个妇女说道。这话可是骚到大家的痒痒了。平时大家就对百户的盘剥不满,奈何张百户势大,只能背后说说他的坏话。大家一起编排张百户。

    眼睛尖的老三媳妇眯眼一看。“那个人是不是刘四哥他家的那个小子?”

    “哪个刘四哥?”其中一个妇女疑惑的问道。

    旁边的妇女轻轻地推了推她,“就是生子娘后院那户刘老四!”

    “刘老四不是已经死了10多年了吗?他们家那个小子从小就调皮捣蛋!哪里像个有出息的样子。”

    “快快快,大家快看,张百户真的领着他去了生子娘家的后街。”

    原本热闹的场景,顿时鸦雀无声。同是一个土地里刨食的,怎么人家就出息了呢?

    亲兵队官刘长兴走到家门口,有些近乡情怯,不敢打开家门。

    屋子里面的刘老四媳妇听见了门外的动静。以为是家里来了客人,没洗完的衣服放在那儿,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蹭了蹭。站起身来,急忙走出家门看看是谁来了。

    走出家门的刘老四媳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跟前的是自己离家三年的儿子吗?说是从军打仗,这一走就是三年再无音讯。

    亲兵队官刘长兴双目含泪,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大喊了一声娘。

    “我的儿啊!”母子俩登时抱头痛哭。哭的撕心裂肺,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莫过于母爱了。

    旁边的张百户看见这么感人的一幕,平时铁石心肠的人也差点落了下来泪,同时,心中也暗暗侥幸,幸亏平时对这个村子盘剥不深,也没有在这个村子放过印子钱。谁能成想刘长兴这么个闷声闷气的闷葫芦,竟然变成了总兵大人的亲兵,真是踩了狗屎运。

    原本就不大的山村,发生的这一幕。就像一阵风一样,仅仅一天后,全村就都知道了。

    大槐树下,大家在激烈的讨论的老刘家的最近的新闻。

    “哎,艾,哎,你们听说没呢?刘家老四家的小子现在变成了总兵的亲兵了。一个月的垧银就一两银子呢!”

    “现在可不能这么叫人家了,人家现在是亲兵队官刘长兴,连张百户也得敬人三分呢!”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