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万历二十二> 第四十一章 顺利征兵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四十一章 顺利征兵

    我第个乖乖,那岂不是比百户的官还大。”

    “可不是吗,我还听说人家这次杀了十几个倭寇,光晌银就带回了三百多两了。还给发田呢!”

    “俺还听说张百户将他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长兴呢?”

    “老刘家这下可发达了。”

    ……

    一个少年跪在地上,灯灯灯给面前的父亲母亲磕了三个响头。

    “爹娘,儿子不孝,儿子也要去当兵,也要像后街的刘大哥一样出人头地。”

    “你想好了?”父亲苍老疲惫的声音响起。

    “俺想好了!”

    “那就去吧!唉……”

    这一幕幕在小山村中各个家庭中上演。山村中本就没有多少上进的道路,眼看着同一个村的出人头地了。自然也是想一起出人头地。

    戚金招兵的时机确实选得不太恰当,时值秋收,乡村里进城的壮丁很少,但是戚金让归家的士卒的宣传,成了神来之笔,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这样留给戚金的选择余地就变的更大了,在宁远城东门小校场忙碌了四天时间,尽管一再提高选拔条件,只要良家子,不要游侠地痞,只要憨厚老实的,不要机灵善变的,只要农村山村和工人,不要城市闲散人员,就这样在各地卫所千户的放行和鼓励下,戚金招募到的合格兵员竟然达到四万人。

    让戚金更加兴奋的是,尽管戚金都已经亲临征兵点,将征兵门槛提高再提高,但是没想到戚家军在辽东的巨大声望却意外的对招兵工作帮助极大,百姓踊跃投军,因为辽东百姓并不傻,在戚继光任辽东总兵暨蓟州总兵时,戚家军的待遇就是整个九边重镇中最高的,而是戚继光是出了名了常胜将军,

    当兵上战场可不是闹不着玩的,一将无能也是要害死千军的,这些年被蒙古瓦喇残杀的上万辽东将士的遗体,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清理干净,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有志投军的辽东男儿自然是更愿意加入比较把稳的戚家军队伍,毕竟戚金是戚继光的侄子,想来本事也是不差的。

    各地千户为了更好的配合戚金征兵,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将其佃户和奴仆送来,

    辽东最大的豪商佟家给戚金送来了三百新兵,由他们的家丁、奴仆和佃农子弟组成,戚金当然知道佟家是想要什么,很高兴的接受了佟养文的帮助,戚金当然没有把三百人全盘接受,戚家军中怎么可能有成建制的不听从自己的队伍呢!而是仅仅接受了其中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青年男子,并且打散分到各个队伍中。剩下的全部退还给佟养文,佟养文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含着笑把戚金挑剩下的奴仆领回了家。

    只有铁岭李家的李如玉兄弟送来的两百家奴,戚金一个都没有接受,以招兵已满的借口全部退还。

    戚金当然明白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大大得罪李如玉兄弟,导致本就对戚金不怀好意的李如玉兄弟益发不满,与戚金隔阂更深。但戚金也没有多余的选择,李家兄弟几乎已经是半公开的站到了杨镐一边,别看杨镐现在被罢官,但是其根基深厚背靠次辅沈一贯,按照历史的轨迹很快他就要出任辽东巡抚,而杨镐的好基友李如梅很快被杨镐举荐为剿匪总兵官,显赫一时。而自己手下的茅国器和解生又对杨镐的恩怨颇深,所以李家必须是敌人。

    铁岭李家兄弟送来的兵员,即便没有担负暗中监视戚金的任务,戚金也不敢放心使用这些从李家出来的佃户家奴,更不敢把自己已经在秘密开发中的新式装备交给这些李氏家奴。所以戚金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得罪李家兄弟一次。

    戚金的不信任态度自然也没有瞒过李如梅的眼睛,领着原封不动的两百家奴离开了东门校场后,刚远离了戚金,李如梅立即向自己的兄弟李如玉冷笑说道:“看来,我们都有些低估这个戚金小儿了,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得罪我们李家,我看他是当官当的不耐烦了吧!”

    “怕他作甚?一个大字不识的白痴丘八!”李如玉从来就瞧不起戚金,当然更重要的是上次仗责三十,导致现在自己走路都不利索,冷哼说道:“别说戚金小王八蛋了,就是戚继光老儿在世,也不敢把我们李家怎么样!真要翻脸,先不说戚金小儿手里剩下那点新兵。蛋子,未必是我们李家家丁的对手,戚金敢对我们李家下手,杨镐杨侍郎马上就上书朝廷!”

    “明枪当然易躲,暗箭却是难防。”李如梅摇头,低声向李如玉吩咐道:“小心为上,吾弟可多派人手,于暗中监视戚金,仔细观察戚金的一举一动,尤其要摸清楚他的新军实力,多少骑兵?多少火炮?如何操练?一有异动,立即报我。”

    “几万的新兵蛋子,能有何用?兄长何必多费心思?”李如玉撇嘴,对兄长的大题小做十分不以为然,直到李如梅瞪起眼睛,李如玉当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哪里会怕李如梅,只是现在李如柏官至总兵,还需要倚靠李如梅这一系才勉强答道:“知道了,请兄长放心,小弟一定多安排人手,盯紧戚金。”

    李如梅冷哼一声,皮不笑肉笑的。横了一眼李如玉,:到底不是自家兄弟,还是自家的兄弟用着靠谱。

    “叫什么名字?”戚金亲自在东门校场给新兵录花名册。

    “我叫祖大寿。”一个满脸稚气,一看就是17或者18的少年,却是虎背熊腰,身高体壮。

    戚金半天口都干了,喝口水润润喉咙,听到声音差点吐出来,勉强咽下急忙问道:“你说你叫什么,家是哪里的?”

    祖大寿看了一眼戚金,眼中充满了疑惑,难道戚家军聋子也要?“我叫祖大寿,宁远本地人。”

    戚金心中顿时兴奋起来,稍微了解一点明末史的就不会不知道祖大寿,这个兄弟可是号称明朝最嚣张跋扈的将军,当然这不是他自称的,这货可是个猛人,打仗身先士卒极其凶猛。冲锋必在前,撤军必断后,深受全军士卒的拥戴,是关宁铁骑的主要奠基人。是明朝抗击后金的主要将领之一。

    为人称道的是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牛皮大师袁崇焕任辽东巡抚时一再提拔祖大寿,祖大寿因此对牛皮大师袁崇焕充满感激之情,当后金皇太极贝勒率军进攻驻扎广渠门的关宁军。满桂命副将领军出战,结果全军覆没。在城头督战的满桂据说被火炮炸伤,便去向崇祯告状说是关宁军炸伤了他,崇祯随即招袁崇焕进城不容分辩就将他下狱,随行的祖大寿被气的浑身发抖。为了袁崇焕的安全,

    袁崇焕下狱第三天祖大寿率关宁军径直离开京师回师辽东。以此要挟朝廷,由于满桂出战后金军全军覆没,崇祯不得已只能接受孙承宗的建议让下狱的袁崇焕写信将祖大寿召回以解京师之危。

    有人疑惑祖大寿不是投降清朝吗?怎么还如此推崇他,祖大寿两投清廷,按理说应该是首鼠两端之辈,但是却是无奈之举,第一次因为猪队友的一顿神操作,导致祖大寿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就杀马吃,马吃没了,就杀人相食。大凌河城百姓被充作军粮杀尽。巡抚孙承宗多次营救未果,无奈之下祖大寿投降,很快返回锦州再次抗击清朝,第二次兵围松山,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被俘,锦州被围困整整一年,祖大寿坚持不降清,万万没想到洪承畴投降了,自己老大都投降了,无奈之下祖大寿只得再次投降!

    历史与真实总是有所区别的,徐志摩课本上的谦谦君子,明明是已婚,却为了看梦中情人而死的渣男。《悯民》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千古佳句,都以为作者李绅是个忧国忧民的人,可谁又知道他本人是个大贪官,生活极其奢靡享乐,人品之卑劣令人发指。

    ……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得到这样一员猛将,戚金心中早就笑开了花。但是戚金还是按下心中的高兴,冷淡道:“你可是宁远祖家的?祖家可是名门望族怎么会来到这当一个大头兵呢?”

    祖大寿挠了挠头,表情愕然:“我倒是没想那么多,就是大家都说戚家军是英雄好汉,戚家军百战百胜,我想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像冠军侯一样封狼居胥。所以我就来了。”

    (冠军侯是指汉朝的霍去病。年少轻狂者,必有天纵之才,17岁少年打出千秋功业,万里江山。)

    “你倒是实诚,我以为你还要说保境安民,报效朝廷呢。”戚金看了看祖大寿现在这幅稚嫩的样子,还需调教啊。“带着发下来的被褥、脸盆、皂角去你分配的营房吧。”

    咳咳,戚金清清嗓子,平复一下心情,“叫什么名字?”

    “俺叫满桂。”一个身着蒙古服饰,身高六尺,满身肌肉,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瓮声瓮气地说道。卡酷小说网_https://www.kakuxs.com/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