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一百七十一章 援军已至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援军已至

    金州,洵阳城外。★看★最★新★章★节★百★度★搜★追★书★帮★

    完颜宗翰紧锁眉头,看着手中刚刚接到的一份情报,心里有些无名火起。

    “高庆裔这个蠢货,我才离开长安不过半月,就让复兴军的人混进了城内捣乱!”

    原来,宗翰接到的这份情报,是他留在长安的心腹送来的。据这心腹反映,长安城内忽然出现了一些身手高超的江湖人士,他们善于伪装和藏匿,虽然人数不多,但已经在城内制造了不少的乱子,搞得长安如今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长安是西路金军的大本营,不容有失。为了确保长安的稳固,宗翰立即派人给留守长安的完颜斜保和高庆裔送去密令,大意就是只要发现有行踪可疑的汉人,不需要什么证据,直接将其出现的地方百步之内的所有汉人杀光即可。

    既然复兴军的人想在长安搞事情,完颜宗翰不惜杀光长安城内的所有汉人,也要确保后方稳定。

    这个老贼,针对汉人的手段从来就是如此残酷和狠毒。

    因为心情不佳,完颜宗翰也没有了继续让大军演练攻城作战的兴趣,他给手下几名主要将领下达了强攻洵阳城的命令。

    “传我军令,洵阳城破后,不留活口,允许士兵入城抢掠三日!”

    洵阳城内只有五千守军,这几日在守城作战中已经死伤了上千人,支撑他们继续坚守下去的唯一原因便是金军屠了上津,让他们彻底断绝了投降求活的念头。

    完颜宗翰不是不懂,将敌军逼到无路可退时会给己方的攻城作战造成额外的伤亡,但他就是想通过这场硬仗来重塑金国军队攻打城池关隘的信心。

    两场和尚原之战和一场仙人关之战,金军真正损失的兵力还不到五万,而这其中的女真族士兵不过四千多人,但接连的失败却让金军丧失了当初攻打太原、攻打开封、攻打陕州和富平时那骨子一往无前的锐气。

    完颜宗翰来到陕西后,便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下大力气整顿各路部队,隐忍蛰伏了一年多之后,再次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而且还是以绕道攻打宋军防守薄弱之处的方式展开。

    在完颜宗翰看来,整个金州的宋军,不过是他统率的这路大军的磨刀石,只要能够将战刀磨得锋利,死掉一些士兵又算得了什么?

    当围城的金军开始认真后,守卫洵阳城的宋军和民众立即感受到了如同泥石流从山坡冲下来的那种压力。

    城外,金军推来了上百架投石车,他们将重达百斤的巨石抛上城头,很快就将夯土城墙砸出了一道道裂口。

    接着,金军又利用投石车向城内发射燃烧的火球。尽管洵阳城就建在汉江水的北岸,但因为金军截断了护城河的水源,城内的军民根本没有办法扑灭各处此起彼伏的大火。

    当大火开始蔓延起来时,金军推着高大的井栏靠近了城墙,对城头仅存的少量士兵进行射杀。

    不到半天功夫,洵阳城破……

    金军在蹂躏洵阳城时,距离洵阳七十里外的金州城内,王彦已经连续三天不曾合眼。

    每每想到上津被屠的那数万军民,王彦的心里便如刀绞,痛的无法呼吸。卡Kа酷Ku尐裞網

    王彦恨啊!

    他恨自己没有将张浚的提醒完全听进去,因此才犯下了分兵驻守上津、洵阳和金州这种错误。

    他恨完颜宗翰连畜生都不如,竟然敢用屠城这种残忍的方式宣告他的到来。

    他恨老天爷瞎了眼,为何让禽兽遍地横行,不给好人活命的机会……

    以王彦的推测,洵阳城很有可能已经失陷,至于城内来不及撤离的军民,恐怕是跟上津军民同样的结局。

    不过,上津和洵阳两城军民的牺牲也不是毫无意义。至少,他们迟滞了金军西进的速度,为金州城往西的百姓安全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现在,金州城已经空了,除了留守的五千将士,再无一个百姓。

    是守?还是向西撤退?

    这是摆在王彦面前的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

    死守金州,凭现在这五千人,只怕会落得跟当初陕州守将李彦仙一样的结果。

    向西撤退,则要面临城外女真骑兵的阻截和追杀,恐怕也是九死一生。

    横竖都是一死,怎样才能死得更有价值呢?

    正当王彦难以抉择之时,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他的儿子王勘气喘吁吁的冲了进来。卡Kа酷Ku尐裞網

    “父亲,快去北面的城楼上观看!”

    王彦一脸淡然的问:“金军要来攻城了吗?”

    王勘急忙摇头说:“不是!从上游漂来了许多竹筏,筏上载着士兵,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靠上码头,打的是大宋的旗帜,似乎是援军到了!”

    “援军?”王彦霍然起身,推门就向北面的城楼冲去。

    山南水北为阳,大宋沿江沿河的城池,一般都是修建在水道的北面,比如汉江沿岸的南郑城、城固城和洋州城。

    但金州城却是个例外,它是修建在汉江的南岸。

    金州城之所以建在汉江的南岸,主要是受地形的限制。一江之隔的北面是紧逼河岸的悬崖峭壁,根本就没有地方修建城池,而南岸地形平坦,距离巴山山脉有一段空间,所以可以勉强修筑一座中型的城池。

    金州城的北城墙就建在南岸的江边上,只要据墙而守,从江面上来的敌人很难攻破这一面。

    按照王彦的设想,若是准备突围,他会带着士兵走南门直接冲进山区,然后翻越大巴山,去达州一带招募士兵,以图来日收复金州。

    如今,骤闻从上游的江上来了一支援军,王彦的心情激动,急忙登上北城楼观望。

    “没错,是大宋军队的旗号,竹筏上面也是大宋的兵士!看来,是驻守洋州的郭将军派了援军。传我命令,打开城下水闸,迎接援军入城!”

    王彦欣喜若狂,带着儿子来到北墙下面的铁栅旁,等候援军带队的将领进来。

    “饶凤关统制官田晟奉郭大人之命,率领五千将士特来增援!”

    援军带队的将领名为田晟,是郭浩麾下重要的副将,他与王彦也曾见过几面,所以这次主动请缨,带着一支生力军赶来增援。

    “田将军在这个时候带着士兵赶来,实在令王某感激!我代城内五千袍泽谢过将军!”王彦说完,抱拳向田晟深深的鞠了一躬。

    王彦将田晟引入知州府中,待田晟喝过一碗茶水后,有些担心的问道:“据我所知,郭知州手下可用的兵力也不过一万多人,而这些士兵主要部署在饶凤关一带。田将军如今带着五千主力赶来金州,会不会造成饶凤关的防守兵力不足?”

    从王彦的问话中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位心怀大局的将领,若是换成别人,只会在乎自己负责的城池,又怎么可能多嘴去问别人的兵力是否充足。

    田晟也不卖关子,如实回答说:“原本,郭大人是不敢派我前来增援金州的,不过昨日有一支万人大军乘坐竹筏从兴元府赶到了饶凤关,带队的那位年轻长史与郭大人一番商议后,郭大人便让我点齐五千士兵,乘坐现成的竹筏,只用大半天功夫,便赶了过来!”

    得知饶凤关来了万人大军增援,王彦十分高兴,他有些疑惑的问田晟:“不知这位年轻长史叫什么名字?他是隶属哪支部队?”

    “此人名叫秦颂,字辅仁,似乎还不及弱冠,如今却是黎州保靖军吴磷营内长史。”

    “什么?秦辅仁亲自带兵来了饶凤关?”王彦一下子站了起来,用激动的语气问道:“可是那位写出了《正气歌》的长安抗金少年英雄?”

    田晟见王彦表现的如此激动,心里有些纳闷和不解。刚才在水闸边上,王彦见到自己时,似乎也没有这么激动啊?

    “正是这位。他带来的一万士兵,全是从黎州附近招募的土兵,虽然不知道真实战力如何,不过从他们的装备和军纪来看,绝对不是乌合之众!对了,我这还有一封秦辅仁写给您的亲笔信,还请王大人过目。”

    田晟刚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王彦便从他手中抢了过去,然后小心翼翼的撕开火漆封口,从里面掏出了信瓤。

    “王知州见信如面,长安后辈秦颂顿首。”

    “获悉金贼此番入寇金州,兵力甚巨,贼酋完颜宗翰狡诈多智,手段残酷,以知州麾下所辖兵力,想要保全金州全境,几无可能。颂不才,今率一万西南土兵增援金州,兵至饶凤关,已与郭知州所率兵马汇合……”

    王彦仔细的将秦颂的信看了三遍,接着长吁一口气,然后露出了坚毅的表情。

    “传我将令,誓于金州城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田晟是领受了郭浩的命令前来增援,他已经知道了郭浩与秦颂商量出来的守城方略,所以对于王彦的决定并不觉得奇怪。

    田晟提醒王彦说:“金州城附近的金国探子肯定看见援军入城,完颜宗翰很快也会知晓,还请王大人及时与上游的汉阴守军取得联系,让他们做好夹击女真骑兵先锋部队的准备!”</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