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七十七章 花钱心安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花钱心安

    一番宴请,从中午时分持续到了傍晚,甚是热闹。

    秦颂提前让人雇来了十几辆马车,等到散席时,安排手下将前来作客的各位“文艺界”的朋友陆续送走。

    李清照在席间吃了几杯果酒,并无大碍,她留在最后面,有话要跟秦颂单独交谈。

    “辅仁啊,别怪我没有提前给你打招呼,便将你写的那几首诗词的首稿拍卖出去,这事对你没什么坏处。只是,我也没想到你来临安短短数月,便闯下如此大的名气,如今一下子得了一万七千贯的好处,反倒是有些心慌的很。”

    李清照是个直爽人,跟秦颂有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是把他当成了忘年之交。

    秦颂也很喜欢李清照这种脾气性格,虽然她的容颜不在,但有种叫做“心灵美”的无形气质,比容颜更经得起岁月的风刀霜剑侵蚀。

    “易安居士说笑了,你费了心思替我在文坛扬名,又推荐了张遇这样的制墨大师前来投奔于我,按理是我该向你表示谢意才对。”

    “张遇后来跟我说了,他很满意你对他的安排,像他这样的人,最怕被人当成赚钱的工具,你只要善待于他,以后肯定不会吃亏的。”

    “前天去綦家拜年,赶巧你不在,我跟綦文良说过一些话,他可曾转告于你?”

    “我刚回家,文良便跟我说啦。不过,我想你现在就算是要开办制墨的作坊,一下子也用不了一万七千贯吧?”

    李清照说这话,不是她舍不得给秦颂投资,她很清楚秦颂在制墨作坊的生意中带她一点干股,完全是照顾她的意思。卡Kа酷Ku尐裞網

    她这样说,是不想让秦颂为难,因为如果她投资的本钱太多,就等于变相的问秦颂索要更多的股权。

    秦颂自然听得懂李清照的意思,如果只是一两千贯的事情,估计李清照都不会特意来向他请教,可现在骤然得了一万七千贯的巨款,又引得杭州各界人士瞩目,如何花掉这笔浮财便大有讲究。

    当初,李清照从建康辗转来到临安时,因为她带来了许多价值不菲的古董书画,结果招致渣男张汝舟的觊觎,差点毁了后半生。

    如今,李清照好不容易遇到秦颂这样一位对她没有什么不良心思的贵人,遇到难以决断的大事时,自然要听一听秦颂的建议。

    实际上,撇开年龄因素,秦颂的身上确实存在一种独特的气质,那就是他的正直和睿智,令人很容易心生好感,许多比他年长很多的人,也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比如,张浚、吴玠、赵开、刘子羽、虞褀、王彦等等。

    少年老成,大概说的便是秦颂这类人吧。

    秦颂没有马上回答李清照的问题,而是在脑中反复的思考和琢磨了一番,然后才开口说道:“这笔拍卖得来的浮财,大头是长公主出的,因此我建议你主动去驸马府登门拜访,理由便是向赵多福操办的妇婴养护院捐赠善款。”

    “妇婴养护院?”李清照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有些生疏但完全能够理解的词汇。

    秦颂向李清照解释说道:“这是我给福国长公主提出的建议。妇婴养护院,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面向孕妇和新生儿的一所医护院,里面不仅会配备最好的接生婆子,还有针对孕妇难产和新生婴儿容易生病夭折这些问题配备的各种医疗救护器械,以及药材。”

    李清照听完后,频频颔首,面露敬佩之色。“此议大善!若是能把难产的妇人从鬼门关上拉扯回来,一次就能救活母子两人!若是这种新兴的养护院让百姓看到不凡之处,在各州县铺开,今后那就是了不起的大功德!”

    “你去驸马府上,只需拿出一千贯即可。长公主并不缺钱,她现在需要的是有人帮她宣传,而你能去登门拜访,便是最好的回馈。”

    秦颂这话说的比较好听,但真实的意思是李清照只需要打着秦颂的旗号去找赵多福,哪怕不掏一文钱出来,赵多福都会对李清照礼敬有加。

    说白了,赵多福在大过年的时候帮着秦颂放了这么一个大炮仗出来,目的自然是想卖好给秦颂,所以李清照没必要给驸马府太多的“回扣”。

    创办妇婴养护院的事情,迄今为止只有皇帝、长公主和秦颂三人知晓,李清照登门提及此事,不用多说,自然是得了秦颂的授意和默许。

    不过,秦颂也算是知人善任,如果能让李清照替妇婴养护院站台背书,却是最好不过的代言人。

    跟孕妇和婴儿相关的事务,以秦颂年轻男子的身份,确实不怎么方便抛头露面,而李清照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以她的性别、年龄和名气,简直就是最佳的人选。

    “还剩下的一万六千贯怎么处置?”李清照的脑子很清醒,她知道秦颂肯定还有别的安排。

    秦颂回答说:“制墨作坊这边,你也投一千贯,我算你半成的干股,以后每季等着拿分红即可。剩余的一万五千贯,你拿出一万贯来,资助给大将韩世忠的妻子梁夫人,我听人说她如今陪着丈夫正在泗州那边挖野菜和打鱼,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至于剩下的五千贯,就为自己花了吧。在綦家附近租个好一点的宅院,然后雇几个丫鬟和仆妇,把日子过得开心舒服一些。以后,你不用为银钱方面的事情操心,制墨作坊由我来经营,收入肯定越来越多,每年分给你的盈利,足够你在生活之余,重新拾起原来的兴趣爱好。比如,你可以继续花钱收集孤本真迹,也可以从金国那边收购散失在民间的珍贵古董。”

    听完秦颂的安排,李清照的眼眶有些红,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

    一切,尽在不言中。

    “捐赠给梁夫人的一万贯,是直接送钱引过去,还是换成各种生活物资送过去?”李清照也是拿得起的人,她没有多说什么感谢的话,因为她不需要这样做,秦颂也不需要听这些话。

    秦颂又想了想,回答说:“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万贯的捐赠肯定不能直接送钱过去,因为容易让人非议,但也不能全都换成物资,因为运输起来会是个问题。这样吧,此事你过几天去找兵部职方司的主事勾龙如渊,他是我的手下,我会提前给他打招呼,由他出面来帮你张罗,应该比较合适。”

    既然是要向位于前线的传奇女子梁红玉进行捐助,让在兵部任职的勾龙如渊出面,既能考验勾龙如渊的办事水平,又可以替李清照解决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兵部的官员,就算再小,只要出马,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一万七千贯烫手的钱全部有了去处,李清照如释重负,她跟秦颂又谈了一会有关前方战事的话题,然后开心的告辞离开。

    秦颂依然非常笃定的坚信前方不会出现问题,就算局部战事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失利,伪齐和金国的军队也绝对不会像上次那样打过长江,甚至搞出一场声势浩大的“搜山检海抓赵构”的惨剧。

    李清照离去,秦颂坐在书房里面继续琢磨一些事情。

    赵炎和二毛两个书童,刚才一个在房内给秦颂和李清照端茶倒水,一个在门外负责把门,秦颂与李清照的对话,两个都听的清楚,虽然他们从来不会出声,但不代表他们心里不会思考。

    等到没有人时,两人便向秦颂提出了各自的疑问。

    二毛问:“先生,不就是花个钱嘛,怎么如此的麻烦?这里分一点,那里撒一点,干嘛不瞅准了一项赚钱的买卖,将所有的本钱全都投进去!您以前在给我们上兵法课的时候,曾经多次讲过集中优势兵力的道理,我觉得做生意跟打仗是相通的。”

    秦颂没有反驳二毛的说法,而是饶有兴趣的问道:“那若是让你做决定,你会怎么花这一万七千贯?”

    二毛马上回答说:“驸马府上的那一千贯还是有必要花的,至于剩下的一万六千贯,则全部拿来投资制墨的生意,先在临安城内买下一家作坊,然后再买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让他们一辈子都在作坊内干活,这样既能省钱,又不担心制墨的工艺外泄,到时候就可以赚很多钱。”

    “等制墨作坊的生意全面铺开之后,那时候再改善易安居士的生活条件,再向前线捐赠钱物,一切就游刃有余,既不影响发财的有利时机,也不耽误做善事和好事。”

    二毛的想法,跟他的性格很像,那就是大气,瞅准了一个机会,绝不轻易放过,然后马上调动全部的力量,来个狠的。

    秦颂面上带笑,对二毛的设想不置可否,又问小炎:“你同意二毛的想法吗?”

    小炎摇了摇头,回答说:“我同意其中一部分。我觉得先生这样安排虽然繁琐了一些,但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不过,一下子让易安居士给前线捐赠一万贯,数目似乎太多了,如果我来做主,我会将这一万贯分成两部分,其中五千贯捐赠出去,剩下的五千贯,投资到妇婴养护院,把此事当成一项可以盈利的生意来经营。”</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