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二百七十八章 小型班底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小型班底

    听完两个学生关于如何使用一万七千贯的想法,秦颂的心里颇感安慰,他觉得单论思维开阔的程度和眼界见识,二毛和小炎两个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卡Kа酷Ku尐裞網「^追^书^帮^首~发」

    所谓的教育,并非一定是在正规的课堂上面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真正有用的学问和见识,多数来源于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人和经历的事情。

    杨虎臣和赵炎两个山村小子,如果不是在香泉镇上与秦颂结下了过命的交情,哪有机会跟着秦颂一路走来,快速的增长各种见识?

    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然有些脱离了劳苦大众阶层,但却是许多人一辈子想要而得不到的机会。

    跟随秦颂,耳濡目染之下,小炎和二毛两个已经掌握了秦颂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虽然无法做到完全模仿的程度,但他们两个确实在快速的成长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替秦颂去做重要的事情。

    不过,在此之前,秦颂还是要更加用心的教导才行。

    毕竟,小炎和二毛现在只是模仿思考的阶段,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就容易陷入到唯“方法论”的歧途之中。

    所谓的唯“方法论”,说难听一点,便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做人做事,还是需要多讲一些情怀,少搞一些阴谋算计,这样才是安身立命的长久之本。

    秦颂替二毛分析说道:“你刚才说商场如战场,基本上是对的。能把战场上的道理运用到商业运作方面,只要方向没有错误,能赢过你的人不会太多。但是,你还没有指挥过一支部队跟敌军正面厮杀,所以无法理解和体会战场之上的铁血和残酷。”

    “可以这么说,世上最为残酷或者残忍的事情,便是两支军队不死不休的战争。商场之上,就算失败了,血本无归,但只要你平时做人做事还算可以,交下了一些不错的朋友,那么还有机会在他们的帮助下东山再起。”

    “战场跟商场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在战场上失败了,无数跟随你的生命便会消失,而你自己也难逃一死。所以,在战场上为了生存,为了消灭敌人,可以毫无顾忌,可以不择手段,因为最终书写历史的是活下来的胜利者,而失败者只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我带着你们接触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并非是想让你俩以后一定要去做商人,而是让你明白这里面的一些道理,以后不至于被那些手中握有大量财富的商人们给欺骗了。”

    “如果你们以后想要经商,就要像历史上的管仲和吕不韦这样的人学习,把商业跟治理国家结合起来,不能唯利是图,忘记了做人做事的本分!”

    “将所有的现金资本集中到预期盈利的项目上来,这种思路没有问题,但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心理感受,不能把所有人都当成赚钱的工具。”

    “易安居士是成名已久的文坛奇女子,让她从事商业经营,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卡Kа酷Ku尐裞網我宁可她把心思用在创作更多动人心魄的诗句上来,不要因为生活的逼迫,靠着拍卖朋友的诗词手稿度日。”

    “赚钱,只是我们实现某些目标的手段或者途径,却不是我们人生的最终追求。我们赚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改变生存的境况,改变这个混乱的世道。你们,听懂了吗?”

    看着秦颂严肃但不严厉的眼神,小炎和二毛同时点头,虽然心里还有一些地方没有想通,但先生刚才说过的话,他们都已经记在心里,以后可以慢慢的理解和体会。

    过了一夜,便是正月初五,秦颂家中依然访客不绝,凌景夏和勾龙如渊等人都带着年礼来给秦颂拜年。

    张择端和张遇两个跟秦颂属于合作关系,但也以属下自居,跟着跑来蹭酒喝。

    除了这四位,张择端还把书画古董鉴定专家毕良史给捎带着弄到了秦颂的面前。

    此前,秦颂在綦崇礼家时便听李清照提起过毕良史,以张择端在大宋画坛的地位名声,他跟流浪在江西一带的毕良史有所交往也属正常。

    秦颂想找一个专业人士帮忙,以换俘的形式,替大宋从金国索要一些被金人从开封掳走的古董文物,这是一件有利国家的事情,所以毕良史在听说之后,自然愿意前来投奔,以展示自己的本领和才识。

    有名人前来投奔效力,自然是值得庆祝高兴的事情,秦颂也没有当场检验毕良史的水平,因为这个时代想要滥竽充数不是那么容易,能入得了李清照、綦崇礼和张择端等牛人的法眼,就证明这个毕良史绝对有几把刷子,不会像后世那些不学无术的狗屁砖家和叫兽。卡Kа酷Ku尐裞網

    趁着能做事的人都在,秦颂也不单独跟每一个人叮嘱相关的事情,而是就在酒桌上把自己的一些商业设想提了出来。

    “我来临安虽然不过三个来月,却已经感受到了这里的物价和房价实在昂贵,想要在这里活得滋润自在,还养着一群护卫,仅靠朝廷给我发的那点薪俸,只怕大家伙都要跟着我喝凉水啊!”

    秦颂的抱怨倒不是无病呻吟,他忽然想起了前世为了在东部某座大城市还房贷而累得心力交瘁的记忆,原来高房价不是后世的专利,而是特么的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这些人当中,因为凌景夏家族中有产业,又是本地人,所以经济条件最好,其余几个都属于“东漂”一族,自然体会得到秦颂这番感慨的心酸和难受。

    张择端叹息着说道:“当初在汴梁时,虽然房价也很高,但我凭着卖画,还是在最好的地段置办了一套不错的大宅子,把一家老小都安顿了下来。可惜啊,靖康一场巨变,我便成了一贫如洗,如今在临安住着租来的房舍,一家人跟着吃苦受累。”

    张遇经历过城破差点被陷的可怕遭遇,他有些心有余悸的说:“原本好好的河山,好好的家国,怎么如同纸糊的一样呢?我现在听到伪齐和金国的军队南侵,头皮就一阵一阵的发麻。都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但愿大宋能够凭借长江天险守住啊!”

    勾龙如渊比较会奉承人,他笑着对张择端和张遇说道:“你们两位的抱怨和担心,以后都不可能发生了,有秦翰林替官家出谋划策,守住如今的防线还不容易?等稳住了大局,平定了湖湘一带的伪楚乱贼,实现了安内的第一步,到时候我大宋的军队必然会北伐,夺回丧失的故土,到时候张先生就能收回坐落在汴梁城内的大宅子!”

    凌景夏也信心满满的安慰张择端和张遇,“秦翰林文韬武略冠盖天下,专门克制金人,我们只要用心做事,将来兴许也有名垂青史的机会!”

    秦颂摇头笑着说:“你们呀,别给我戴高帽子了。现在若是把话讲的太满,万一做不到,到时候可就不是名垂千古了。今天趁着大家都在,我把开年之后如何经营的设想说出来,你们回去后帮我琢磨琢磨,争取早点弄出几份完善的计划,让我尽快赚些买房子和娶老婆的钱!”

    众人纷纷笑而不语,倾听秦颂的设想。

    “第一项生意,自然是张先生负责的制墨项目。大宋虽然经历了靖康之变,金瓯残破,但文教依然兴盛,而临安恰好又位于富庶的江南之地,正是制墨售卖的最好位置。”

    “龙香墨的品质自然没得说,但生产成本较高,所以注定无法大量生产,但这并不影响赚钱多少。有种销售策略,名为‘饥饿营销’,具体的原理是这样的……”

    “龙香墨极具收藏价值,可以存放百年而不腐朽,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采取饥饿营销的手段,走高端路线,始终保持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能持续的从有钱人手中赚钱。”

    “除了赚钱,也要兼顾到身处底层的读书人对于墨锭的需求,将他们作为未来的潜在客户群体进行培养,这就需要在生产高档墨的同时,也要生产普通售价的墨。”

    “你们私下里打听一下,看看临安城内或者周边有没有那种经营不善的制墨作坊,想办法用正常的商业运作模式将之购买下来,以后作为生产普通墨锭的作坊。”

    “第二项生意,是正道先生负责的画社。关于连环画的绘制思路,我已经跟正道先生讨论过,具体的操作流程,你们再商量一下,总之不要小看这个画社的作用。”

    “连环画不仅是老少咸宜的出版物,而且对于我们传播各种想法有着无形的增倍效果,可谓引到舆论风向的利器,若是办得好了,绝对顶得上十万大军!”

    “第三项生意,跟我老家那边有些关系。兴荣商行是在西南成立两年的一家新商会,虽然不是老牌子,但能量不可小觑,他们已经派人前来临安,打算在这边设立分部,今后主要负责销售从西南顺着长江运输而来的各种特产,另外还想涉足海上贸易。”

    “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妨明说,兴荣商行的会长是我的兄长,秦家在商会中占着最大的股份。此事有些敏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要早作打算,否则等那边派出的人来,我们这边却没有任何准备,就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