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书库>宋霸> 第三百七十三章 直言不讳
默认背景
18号文字
默认字体 夜间模式 ( 需配合背景色「夜间」使用 )

第三百七十三章 直言不讳

    秦颂掌握的名单,自然不是兴荣商会花钱从北面搞来的,而是复兴军派出的情报人员深入金国内部刺探得来的。卡Kа酷Ku尐裞網★看★最★新★章★节★百★度★搜★追★书★帮★

    还有一部分是北方汉人苟家和韩家暗中提供给秦颂的。

    女真人的脑壳里面长的都是肌肉,上阵打仗确实厉害,但在经营生意这方面还得靠北方的汉人,也就是原来的辽国留下来的汉人商家。

    像苟家,就是替完颜娄室家族打理经营财富的代理人。而北地韩家,既是完颜宗弼的附庸,也是宗弼生意上的代理人之一。

    苟家暗中与复兴军合作,是因为完颜娄室已经死了,而他养的那两个儿子根本守不住娄室留下的位置和巨额财富,所以苟家只能另辟蹊径,通过与复兴军做走私生意来应对危机,以及女真高层贵族的盘剥。

    韩家是因为韩熊被抓,被秦颂捏住了把柄,所以半推半就的与秦颂合作,而悄然北上的薛真人便是双方传递消息的中间人。

    女真人就算想破头,也不会猜到云游四方的僧道双绝薛式,竟然会如此帮助秦颂,至于薛真人与秦颂之间达成了怎样的契约或者承诺,那就是更加核心的秘密。

    秦颂告诉赵鼎的名单,当然不是他所知道的全部,这里面出现的人名,都在襄阳以东的地域内,至于川陕一带的不法商家,他要留给复兴军去对付。

    后世有一句童谣,“和砷跌倒,嘉庆吃饱”,虽然讽刺的是鞭子朝的巨贪,但能从一家之中搜出来总价值超过一亿两的各种财富,却让前世的秦颂充分领教到富豪们的家底可以丰厚都怎样的地步。

    还有一部反映晋商的电视剧,里面冒出来的太谷、平遥一带经营票号生意的一群商家,随便一个家中的银窖内都藏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两的黄金白银!

    所以,秦颂告诉赵鼎如果抄没了这些不法商家之后,不仅可以弥补国库的空虚,甚至可以大发一笔,绝度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卡Kа酷Ku尐裞網

    秦颂没有如实回答赵鼎关于这份“死亡黑名单”的真正来历,赵鼎心中自然清楚,但没有刨根问底。他只要确定这份名单上出现的人,没有冤枉的即可。

    别看赵鼎跟寇老西一样出自山西,喜欢吃醋汤面,平时也是一副和善平易的模样,但越是这种厚道人在跟里通外国的不法奸商斗争时态度才会愈加的坚决,手段也更加严厉。

    老赵刚才不是说了吗,他现在连老家都回不去,给自己的父母祖宗在坟头烧纸进香都做不到,因为山西整个落入金国的统治,而这里面必然也有这些不法商户们的一份罪劳。

    如果不是他们违反朝廷的禁令,把战略物资悄悄卖给北方的敌人,宋金之间的战事又怎么会如此的不利,呈现出一边倒的结果?

    赵鼎小心的将墨迹已经干透的名单折叠起来,然后塞进自己的怀里,这才转换话题,聊起秦颂的新差事。

    “官家把应付金国特使的事情交给你,是非常英明的决定,我个人完全支持。对付这些金国派出的汉人使者,一般人根本不是对手,必须选你这样的!”

    “我这样的跟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秦颂指着自己的鼻子,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对女真人的滔天恨意不是装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你会做出对大宋有害的决定。你的脑子足够聪明,掌握的情报也足够充分,加之你敢作敢当,有一股子狠劲,所以最合适。”

    秦颂点点头,坦然接受了赵鼎对他的这份评价。“看在您说了这么多夸赞我的话的份上,我临时做了一个决定,准备让李永寿和王翊倒霉蛋来帮您背黑锅!”

    “哈哈,你个皮猴子,现在就替老夫担心起来了?”赵鼎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如果能够既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难题,又不用背上残酷嗜杀的恶名,赵鼎当然巴不得。

    毕竟,好的官声和民望,是可以福及子孙后代的。

    “我可不希望你老做个过路首辅,咱们大宋这几年换宰辅有点太频繁了,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秦颂小声说了一句,便不再继续这个敏感的话题。

    他敢说这话,自然不怕事后传到赵构的耳朵里面,因为换宰辅虽然是皇帝才能做出决定,但有时候赵构也没有办法,他是被朝堂上的大臣斗法给逼的。

    为了安抚某位大佬,或者与某位大佬达成某种不可名言的交易,就有人得被牺牲,被赶出临安。

    当初的李纲,后来的吕颐浩,秦桧,朱胜非……

    这些人权力斗争的胜利者,也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

    如果秦颂没有出现,赵鼎、张浚等宰相,以后会被秦颂搞得生不如死,担惊受怕,直到病逝。卡Kа酷Ku尐裞網

    赵鼎没有继续开秦颂的玩笑,问他怎么不帮着张浚谋划首辅的位置,如果把赵鼎弄掉,接下来能够问鼎首辅宝座的就属有大功在身的张浚了。

    这种诛心之问,一旦开了口,就成了彼此疏远的裂痕,随着时间的退役,变成一道不可弥合的鸿沟。

    张浚还没有返朝,赵鼎跟秦颂是天然的政治盟友,现在真是通力合作拿取政治果实的蜜月期,考虑后面的事情,有点煞风景。

    “我不问你准备如何操作,就问你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老赵是个爽快人,直接问秦颂有什么要求,显然是同意了秦颂提议。

    秦颂沉吟片刻,回答道:“我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在金国那边的名气却足够大,听说为了买我项上人头,女真人开出了十万两黄金的高价。如果由我直接出面对付李永寿和王翊,会引起他们的高度警惕,反而不利于掩护我们的真正的战略意图。所以,得找一个足够聪明但在女真人看来却不够聪明的人出来,站在我的前面,而且还愿意听从我的安排。”

    赵鼎颔首,同意秦颂的这番分析。

    的确,秦颂直接出马,虽然可以给金国使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但他作为大宋力推的抗金英雄,加上他以往逢金不败的战绩,绝对会引得女真人警惕万分,这可不利于大宋对金国的战略反欺骗。

    “既然你想得这么深远,心里面肯定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他是谁?”赵鼎直接问道。

    “便是从温州知州任上退下来,如今在天台隐居的范宗尹。”秦颂直言不讳。

    “咦,怎么会是此人?他可不怎么讨官家和朝堂上各部大臣的喜欢啊。”赵鼎自问自答,露出思索的表情。

    “敢问大人,范宗尹此人是否足够聪明?”

    “嗯,当年名震襄阳的大才子,能在三十岁出任宰辅,自然是很聪明的人。”

    “范宗尹担任宰辅不到两年,得罪了一大批人,当年还反对李纲出任宰辅,而李纲是坚定的抗金派,他这样的人,在女真人心目中,是不是很窝囊的一个?”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要让范宗尹复起,政事堂和枢密院是不用想了,有很多人不愿意看到他重返政事堂和枢密院。你觉得把他放到什么位置上合适呢?”

    “我仔细琢磨范宗尹这个人,他当年被罢相,主要是因为举荐的几个人出了问题,受到连累,他本人其实并没有犯下什么重大的错误,更不要说犯罪。至于那几个人是什么货色,背后受到了谁的指使,就不好说了,总之肯定有猫腻,关于这一点,大人不会否认吧?”

    秦颂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直视着赵鼎,没有半分退缩躲闪的意思。

    赵鼎摇头苦笑,叹息说道:“有时候,年轻人知道太多的腌臜事,不利于官场发展啊!”

    听这话的意思,老赵对于当年发生的事情就算没有幕后参与,也必然是知晓一些内幕的。

    距离范宗尹被罢相的时间,只是过去了三年半,大部分的人还在朝堂,所以秦颂想要查到一些当年的隐秘,并非什么困难的事情。

    关于范宗尹罢相的幕后真相,便是秦颂的手下勾龙如渊告诉他的,勾龙如渊在馆阁之中待了多年,虽然没有身居要职,但各种消息从来不缺,加之他的脑子又足够灵活,可以从中分析出真假,所以他告诉秦颂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真实的情况。

    这一次,如果秦颂不出手帮助范宗尹,这位大宋曾经最年轻的宰相,再过两年,就要在郁闷悲愤中病死了。

    范宗尹的后人当中,有一个名叫范钦的,在明代做到了兵部右侍郎的位置,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这不是范钦出名的真正原因,让前世的秦颂牢牢记住范钦这个名字的原因,是范钦一手创立的那座在后世熠熠闪光的藏书阁。

    这个藏书阁的名字,叫做“天一阁”,是华夏最大的私人藏书馆。

    秦颂不相信能够用逝去后的家风遗训教导出范钦这样真正国之名士的政治家,会是一个能力和道德都有污点的问题人物。

    范宗尹之所以吃亏,不外乎他太年轻,在官场上没有值得信任的盟友,所以别人想要弄倒他很容易,只需要在他举荐的人这方面动一动心思,就足以扳倒范宗尹。

    范宗尹当时举荐的那几个官员,年纪比他还大,谁知道他们在投效范宗尹之前,是受了谁的暗中指使呢?

    朝堂争斗,犹如不见底的巨大漩涡,永远没有停止转动的一刻,而许多真相都是转瞬即逝,大多数的政争失败者,再无翻身的机会。

    秦颂现在需要范宗尹出马,既可以帮他,也是在帮范宗尹自己,相信他不会拒绝。</p>
<< 上一章 给书点赞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